分享

楹联第六讲

 爱雅阁 2017-06-17
楹联第六讲
 对联第六讲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这是六要素的第三条的内容,前边我们讲了结构问题,今天我们词序的排列---对联语法问题。

我们先简单回忆一下句子成分问题

句子成分歌诀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
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再看一下一个完整的句型分析

(全体)同学  []<>(语法)作业了吗?

  主语   ‖              

()︱中      []            

                   动︱      

                 中〈补> ()︱中  语气词

上面我们做了最简单的回顾。下面我们借助现代汉语知识,讲讲诗歌与对联的语法

由于文体的不同,对联诗词的语法和散文的语法不是完全一样的。对联律诗因为字数 及平仄规则所制约,要求在语法上比较自由;这种自由不但不妨碍读者的了解,而且有时候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艺术效果。 
关于语法特点,这里不详细讨论,只拣重要的几点谈一谈。 
㈠不完全句 

    本来,散文中也有一些不完全的句子,但那是个别情况。在诗词中,不完 全句则是经常出现。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所谓不完全句,一般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子。最明显的不完全句是所谓名词句或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就算一句话。例如杜甫《春日忆李白》中一联: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这里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 了,李白的诗,清新得象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象鲍照的诗一样

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这里也有四层意思:“云鬟湿”是一个句子形式,“玉臂寒”是一个句子形式, “ 香雾”和“清辉”则不成为句子形式但是,香雾和云鬟的关系,清辉和玉臂的关系,却是很清楚了。

    杜甫怀念妻子,想象她在他乡独自一个人观看中秋的明月, 在乱离中怀念丈夫,深夜还不睡觉,云鬟为露水所侵,已经湿了,有似香雾; 玉臂为明月的清辉所照,越来越感到寒冷了。

 

有时候,表面上好象有主语,有动词,有宾语,其实仍是不完全句

如苏轼《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这不是两个意思,而是四个意思。“云”并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是“挂”的主语,岭上积聚了晴云,好象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象挂上了铜钲

所谓不完全句,只是从语法上去分析的。我们不能认为诗人们 
有意识地造成不完全句。 
诗的语言本来就象一幅幅的画面,很难机械地从语法 
结构上去理解它。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就是诗的语言要比散文的语言精炼得多。

 试验出一个出句:田野枯藤老树,

这样的句子可不可以出呢?当然可以,下面互动一下,看谁来得快。
㈡语序的变换 
在诗词对联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下,可以对 
语序作适当的变换 
现在举出毛主席诗词中的几个例子来讨论。 
七律《送瘟神》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第二句 
的意思是中国(神州)六亿人民都是舜尧。 
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以“六亿”放在第一二两字,“神州”放在第三四两字 
“ 尧舜”说成“舜 
尧”。“尧”字放在句末,还有押韵的原因。

《浣溪沙·1950年国庆观剧》后阕第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雄
鸡一唱天下白”的意思。 
。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一唱”放 
在第一二两字,“雄鸡”放在第三四两字。 
《西江月·井岗山》后阕第一二两句:“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 壁垒森严”和“众志成城”都是成语, 但是,由于第一句应该是“仄仄平平 仄仄”,所以“森严”放在第三四两字,“壁垒”放在第五六两字
    《浪淘沙·北戴河》最后两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
曹操的《观沧海》原诗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依《浪淘沙》的规则,这两句的平仄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所以“萧瑟”放在第一二两字,“秋风”放在第三四两字。 

语序的变换,有时也不能单纯理解为适应声律的要求。它还有积极的意义, 那就是增加诗味,使句子成为诗的语言。
    杜甫《秋兴》(第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 
,有人以为就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皇栖老碧梧 枝”。那是不对的“香稻”、“碧桐”放在前面,表示诗人所咏的是香稻和碧桐,如果把“鹦鹉”、“凤皇”都挪到前面去诗人所咏的对象就变为鹦鹉 与凤皇,不合秋兴的题目了。 
    又如杜甫《曲江》(第一首)“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
上句“经眼”二字好象是多余的,下句“伤多”(感伤很 

多)似应放在“莫厌”的前面,如果真按这样去修改,即使平仄不失调,也是 
诗味索然的。这些地方,如果按照散文的语法来要求,那就是不懂得诗词的艺术了。 
㈢对仗上的语法问题 
    诗词对联的对仗,出句和对句常常是同一句型的。例如

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主语是名词前面加上动 词定语,动词是单音词,宾语是名词前面加上专名定语。

毛主席《送瘟神》“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主语是颜色修 饰的名词,“随心”、“着意”这两个动宾结构用作状语,用它们来修饰动词“ 翻”和“化”,动词后面有补语“作浪”和“为桥”。 
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

 
   

㈣炼句 

炼句是修辞问题,同时也常常是语法问题。诗人们最讲究炼句,把一个句 子炼好了,全诗为之生色不少

炼句,常常也就是炼字。就一般地说,诗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谓语的 中心词(称为“谓词”)把这个中心词炼好了,这是所谓一字千金,诗句就 变为生动的、形象的了。著名的“推敲”的故事正是说明这个道理的。


  谓语中心词,一般是用动词充当的。因此,炼字往往也就是炼动词。现在 试举一些例子来证明。
    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 ”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宵眠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 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 
    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 ”都是炼字。它们都是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 泪惊心罢了。

 

毛主席《沁园春·雪》第八九两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舞”和 “ 驰”是炼字。 本来是以银蛇形容雪后的山,蜡象形容雪后的高原,现在说成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静态变为动态,就变成了诗的语言。“舞”和“驰”放到蛇和象的前面去,就使生动的形象更加突出。 

   
    形容词即使不用作动词,有时也有炼字的作用。王维《观猎》第三四两句: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这两句话共有四个句子形式,“枯”、“疾”、“ 尽”、“轻”,都是谓语但是,“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 ”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 说“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
    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又更形象。从语法角度,还应该分析草枯与眼疾的关系。雪尽与蹄轻的关系,两个主谓词组构成因果关系。。互动一下,以草枯鹰眼疾为出句,试验对一下。不要照搬原句啊。

以上所述,主要是要大家注意,在对联的时候,要考虑出句的语法构成和分析,从而以同样的方式对出下句
   今天的内容就这些,给大家留作业联:

出句1:一纸幽怀燃到痛—{东风}

出句2:早起莺儿啼暖树—{东风}
出句3:一曲心愁弹破指—{东风}
出句4:四望青山松半壁—{东风}
出句5:有梦酣时春又去—{东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