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译注 二十一 (原创)

 章保良的图书馆 2017-06-17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1),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3),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4),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注释:

(1)脆:脆弱。泮:分散,分解。

(2)有:结果有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乱:不可收拾的地步。

(3)欲不欲:所希望的不是凡庸的欲望。

(4)学不学:所学的不是凡俗的学问。

 

译文:

安定的时候容易维持现状,自发的苗头没有出现时容易为其谋划,处于脆弱时容易分解,处于微弱时容易消散。希望的结果没有出现以前行为就开始实施,祸乱没有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就要开始治理。

合抱的大树从萌芽长起,九层的高台是一堆堆泥土堆起。千里的远行,要靠脚下的步伐一步步去实现。

常人做事,总是在将近成功时失败,如果能慎重如一,就不会那么容易失败了。

因此圣人修道,所求的不是凡庸的欲望,不贪求所谓难得的贵重物品,所学的也不是凡俗的知识,克服了众人贪求庸学的过错。辅助万物顺其自然而不敢有违背自然之道的作为。

违背了自然修道就会失败,执著于自我就会失去道法,所以圣人顺应自然没有执著而能合道长久。

 

附文:

 

善于领悟的人即使从小草的身上都能感受到一种发人深省的东西,从一个普通人的身上都能看到值得学习的地方,而常人只会从小草身上践踏而过,只会发现别人的缺点并加以嘲笑。

智慧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能量。知识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人与人层次上的不同就在善于不善于捕捉知识、汲取知识。

伟大的人物之所以成为伟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最善于捕捉知识汲取知识,他们明确的感知到知识的能量对自己来说是最为珍贵的,同时他们也知道,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能量,首先要保持一颗不被世俗利欲熏迷的心,保持一颗谦虚能容万物的心。一个自以为是、自以为学识渊博的人是不会进入与自然相融如鱼得水这样一个自由境界的。

醉心于文学的,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融入字里行间,醉心于音乐的,把自己的情感寄予抑扬顿挫中,醉心于绘画的,把自己美丽的梦幻描绘于色彩斑斓中,醉心于演艺的,把自己一次次掏空使自己变成心中的另一个自己。普通的百姓,把自己的心灵手巧体现于各种各样的物件中。不管哪一个行业,做到最高境界就是能从自己的行业中跳出来看这个行业,他会发现天下所有的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道理,这时他也就有了一种新的享受,因为他已经得到了行业的真理。

自然之道是讲究平衡的。当你充满了世俗利欲的时候,会用你无形的能量去实现自己的私利,但是人的贪欲是无限的,你会越来越追求更多的私欲,同时你也就失去了更多无形的能量,加速的使自己走向衰亡。这种无形的能量包括在世俗社会中维持你生存地位的所有知识、道德修养,还有维持你身心健康的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精气神。当你什么时候意识到了这种无形的能量最值得珍贵时,你会越来越放弃追求世俗利欲的心,转而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有所失必定有所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获取宇宙的真理,也可以说是一种行业,是跳出人生看人生以后的一种新的人生。这种新的人生、这种特殊的行业,摆脱了自以为是,摆脱了自私自利,他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万物,他以谦逊的心向自然学习与万物沟通。就像大海一样,大海包容万物且有着深不可测的无与伦比的能量,但这不是大海抢夺来的。不是争来的东西才会成为最强大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