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译注 二十二 (原创)

 章保良的图书馆 2017-06-17

 

 

天之道,天之道犹如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圣人不积,即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1)。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2),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竽(3),非道也哉。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注释:

(1)施:施行的当中。

(2)朝甚除:不在乎时光的流逝。朝,一天。除,不计算。

(3)盗竽:强盗头子。

 

译文:

天之道,就像拉弓射箭一样,高了往下压一压,低了往高抬一抬。力量过大了消去一些,力量不足就补存一些。

天之道,减少力量强的一面补存给不足的一面。人之道,就不是这样了,是剥夺不足以供奉有余。

谁能把有余的拿出来供奉天下呢?那就是有道的人。

有道的圣人无私无藏,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是充实。尽自己所有给于别人,自己反而得到的更多。

天之道,有利于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之道,有施于人而不争。这使我深深地知道,在施行道行的时候要谨小慎微。

大道甚是明了,而人总容易走歪路。浪费时光不去计较,田地荒芜懒于修身,粮仓空虚能量不足,服饰华丽、佩戴利剑、厌烦饮食、财货有馀,这像是强盗头子,实在不是修道的行径。

因此,有道的人不自恃己能,有功而不自己为是,并不在人前炫耀显现自己。

 

附文:

 

“天道”这个由来已久的概念,在人们看来他即熟习又陌生。他像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又像是时时刻刻存在于人们的身边,很少有人能真正去研究他,很少有人能体会到他内在的真正涵义,很少有人能感知到他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了解清楚天道呢?自从宇宙之初,天道就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宇宙的任何空间里,他是宇宙精神,也是维持宇宙平衡的一种力量。

在人类的生存过程中,人有着无止境的贪欲,人类当中,强者对弱者永不满足的剥削是与宇宙精神背道而驰的。因此人类的生存同样应该受制于天道的制约而不能够忘乎所以。怎样来实现这个制约呢?于是人类有了国家、有了皇帝、有了法律,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是体现了一些天道精神的,当一个国家的统治机构不能履行它公正的义务时,就会出现像中国的梁山好汉一样,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

道德观念、社会观念、法律制度、宗教思想,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受着这些体现了一定天道精神的东西的制约,使每个人的行为都不能够为所欲为,其实所有这些对人的制约,也只是天道精神显性的表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除此之外,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影响着他。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就像是一根平展着的绳子,有一个支点支撑在他的中间。每个人的行为就像是拿着剪刀在两头随意的地方剪绳子,出于平衡的需要,这头剪一刀那头剪一刀,剪的地方不同,出现的状况也不同,这就是天道的平衡。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剪出不同的状况,又在冥冥中不得不随着自己的方式剪下去。

曾经有一位女士,是一个世界级的化妆品公司的执行官,叫钟彬娴。当有人问她怎样在照顾儿女与自己的事业上取得平衡时,她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美国总统与她约见,正好那个日子她的女儿有一个重要的活动也同时需要她的参加,她该怎样选择呢?她选择了参加女儿的活动。她说,不参加女儿的活动她会一辈子记着这件事,而不参加总统的约会,总统不会时间长的记着这件事。像她这样,在生活中善于正确的把握平衡是非常不容易的。

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就在于自己对平衡的把握,一个人的生活幸福,就在于自己心理的平衡。一个人要探求天道的真髓做到天人合一,就要懂得有所失才能有所得的道理。一个总是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最优秀,一个总是想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最优越,一个总是把自己装扮的最时尚,这样的人是不能够明白道的真义的。

天道无需表现,无需言明,无需辩驳,该承受的默默承受,该丢掉的默默丢掉,该奉献的默默奉献,该索取的默默索取到最后,无所谓得也无所谓失,一切尽在心领神会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