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果,茶道的精致点缀

 弘益茶道美学 2020-07-22

每一个有趣有品的茶人

都置顶了弘益茶道美学

遥远的古代,夏日悠长,下午茶这个词儿还没有出现,但是,午睡后小小的饥饿感,和现代人同出一辙。所以,他们也习惯在喝茶的时候,再配以点心瓜果微微果腹。

茶果一词自晋代就出现了,之后随着茶文化源远流长,一直不衰,只是每个朝代的细微变化。

唐代盛行茶道,杜甫就曾领着客人入深林喝茶,带着茶瓜和凉席等物: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茶和休闲、享受一直联系在一起,所以,半卧在山清水秀之处,一盏茶,一只果,甜香与清爽与共,闲雅和雅趣并存,实在是很风雅的事儿。杜甫所带的茶瓜,应该是水果之类,佐茶之物。

《少年天子》是历史小说,里面写过董鄂妃给太后拜寿时奉上的茶果点心,其中有几样,便是:葡萄、荔枝、长生果等地道水果,水果佐茶,在现代不太流行了。

唐代诗人蔡希寂《书叹》中,也出现过茶果之句:但忆唤山僧,煎茶陈饼果。他笔下的茶果,应该是点心之类了,饼,也可能是烧饼之类的。

茶点是茶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致点缀,关乎一场茶会的质量,而文人们,通过诗词和画作,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下了这一切。

宋代,茶文化大兴,跟随着兴起来的,还有茶果一词。宋代的许多诗词中,都出现了茶和茶果。

不仅有陈宓的:茶果替鱼肉。大诗人陆游也有诗《听雪为客置茶果》,仅诗题,便很清晰的说明了一种情况:下雪的日子,为了招待客人,不但准备了茶,还准备了一些茶果。

宋代诗人韩淲所做五律《爱客》:

婆饼焦何急,飞鸣小竹间。雨多溪涨水,云厚日藏山。

景物固无恙,人情终等閒。老来惟爱客,茶果或相关。

写老来爱爱热闹,喜欢置办茶果,请客人聚会。其中提到了婆饼,并不是今天的老婆饼。而是一种煎熟的薄饼,也称薄饼。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虫鱼禽兽·婆饼》一节讲过:昔人有远戍,其妇山头望之,化为石。其母为饼,将以为饷,使其子侦之,恐其焦不可食也,往已无及矣。因化此物,但呼婆饼焦也。今江淮所在有之。

很凄美的传说,所以婆饼也叫婆饼焦,是当今泰顺县著名小吃。

婆饼及薄,和煎饼有些像,先要将大米浸透,磨成米浆,加水,均匀摊在平底锅上,煎成完整的饼皮,摊平裹上碎精肉、香菇、木耳、虾仁、干贝、花生、芝麻、蛋丝、葱白等做成的馅心,放完再加一张饼铺好,上面继续放一层陷,然后再放饼皮,再加陷,如此反复,可做多层,最后卷来压扁,继续放在平底锅用小火煎烤,烤到通体金黄,香酥脆软的程度,切成段来吃。

茶淡,过口既口,悠长却清淡,虚配香气浓郁的点心,才能相得益彰。宋代饮清茶,便流行点心佐茶。唐代饮果茶,佐茶水果偏多,都是根据口味搭配着来的。

苏轼写过一首《寒具诗》描述了另一种美味茶点: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玉黄深。夜来春睡雾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苏轼笔下的撒子,也是宋代比较流行的茶果点心,配以清茶,清脆,鲜香,十分流行。

撒子起源于寒食节。古时寒食节这天,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生冷食物,人们为了口欲,发明了麻油撒子作为寒食节的食物。

撒子保质期长,又美味,一直是民间最喜欢的茶点和点心。

从苏东坡描述看,这种点心是条状的,用手一根根搓的纤细,放进油锅里炸熟,成金黄颜色。他用了一个比喻,觉得这美味的撒子,很像佳人的缠臂金。

一种像缠臂金一样的油炸点心,美味又美貌,和香茶,到真的是绝配呢!

李渔在《闲情偶寄》写过,检验客人是爱茶还是爱酒,以果饼糖食检验即可。喝茶的人,都喜欢点心和果品,喝酒的人却对此不屑一顾,即便取食,吃一两口就烦了。

想来是因为茶淡吧,过口既空,需要甜食和瓜果来填充味蕾,酒本身就烈,对味蕾已经是强大的刺激,只要回味就好了。

茶果是茶道的一部分,甚至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精美,别致,口味浓郁分明。居家、聚会、闲暇,饮茶和茶果,如一对情意绵长的情侣,不离不弃。

冯可宾在《茶笺》提出了品茶的:十三宜和:七禁忌。其中十三宜之九,便有清供一说:有清淡茶果,以佐品啜。清供在茶果来说,应该是时令水果了,取其鲜。七忌之五:荤肴杂陈,一染腥膻,茶味俱失。

茶点一定或清香或甜香,一定要清雅,万不能用荤腥扰乱茶的气味,那样的话,便如同牛嚼牡丹,煮鹤焚琴了。

午后的藤架下,竹椅,鲜果,清茶,知己。不用有什么特别的事,恬淡的愉悦升起,人生便也多了几许从容和幸福。

(此文原创,责任编辑玛歌)

作者:月满天心  / 弘益撰稿人

写字为生,画画为痴,爱清茶一盏,喜淡酒薄欢。已发表文字400万,出版《茶缘心语》《千年烟月在》《美人醉》《以你之姓冠我之名》《长相思不相忘》等十余部作品。


投稿:成为弘益撰稿人。研究爱茶人的衣、食、住、行、用……分享对茶、生活、美学的践行与感知。在弘益茶道美学,用你的文字,标记你的美好。详询弘益撰稿人制度可加微茶师微信(wechash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