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一只军队驻守“外国”,一场战争彻底消声觅迹,至今都没消息

 共同成长888 2017-06-17

公元七百五十三年,此时的唐王朝和西域的来往日渐频繁,两国之间的贸易逐渐的发展起来。但是之后由于唐王朝政局的动荡,它在西域的影响以及势力也开始逐渐的衰退,从顶峰跌倒了谷底。

公元七百五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这次叛乱是由安禄山所发起,他带领在东北边境的大军长驱直下,将当时的东京和西京占领。唐玄宗看见形势不对,就连夜逃出长安城。一直逃到了四川一带,在他的儿子即位之后,将当时西北边境的军队调集来长安,并且将驻守在西域的节度使手中的兵马也调往了长安。

  

据史料记载,公元七百五十六年,当时有三支驻守在西域的唐军被召回了长安,其中包括了五千精锐兵马。

除了将驻守在西域的兵马调集回来之外,唐肃宗还在西域各国征发士兵,请求帮助将战乱平息。这次的大量将驻守在边境的军队调回,对于这次战乱的平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国内战乱的问题虽然平息了,但是在西域的势力却大大减弱了。

这时候在西域的主要问题就是吐蕃和大食,并且此时防御能力的衰退,正好给让他们有了很好的机会。但是此时的大食并没有趁机向东边进军,而是派遣军队帮助唐王朝将叛乱给平息了。这也充分体现了大食在最初的时候就没有想要入侵葱岭东边的领土。

  

但是对于吐蕃来说,当时的唐王朝不单单是将安西等地的节度使军队撤回,并且也将河西等地的用来防止吐蕃入侵的军队给撤了回去。并且当时吐蕃入侵这些地区明显要比进军西域要容易的多,并且胜算也要大一些。所以,吐蕃便大肆进军河西一带。在这种情况之下,西域的情况反而不是那么的危急,留在那里的军队坚持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

到了公元七百六十三年的时候,吐蕃的军队已经占领了唐朝的多个州县,河西的大部分地区也几乎都被他们给攻陷了。当时的四镇还尚存着一定的实力。但是在公元七百六十五年的时候,在河西的军队就因为敌人的攻击太过猛烈而承受不住,派遣了使者去到四镇,这也说明了当时西域的情况要远远好于河西。

到了公元七六八年的时候,在西域驻守的军队又开始和唐王朝取得了联系。

  

事实上就看历代王朝和西域的关系,其实就是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就是,将西域控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即可以在百姓心中树立威望,又可以保证了两国之间的贸易交往。另一个原因就是,将西域控制可以减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实力,并且确保了河西等地的安全,确保不让当时南北两个游牧民族结合。

在吐蕃将陇西一带占领之后,唐王朝已经岌岌可危。此时西域也没有了它原本存在的意义,它的生死对于唐王朝来说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西域虽然有诚意,但是唐王朝却因为自己本身的原因而无法提供帮助。

公元七百八十三年,唐王朝又一次遭受兵变,长安沦陷。当时的唐德宗派遣使臣前往吐蕃求助,但是吐蕃去趁机要求得到灵,径等四个州和北庭等地。

  

唐德宗答应了吐蕃的要求,并且签订了盟约,着手开始派人去西域准备相关事宜。打算将西域的士兵,百姓等送回内陆,然后在将这里送给吐蕃。还让当时驻守的四洲以及北庭的士兵相互勉励安慰,同心协力,相互帮助重新回到家乡,和自己的亲人重逢。同时也说,如果在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或者是积蓄,不愿意回来的话,也是可以的,只要各自安好就好。

但是事实上吐蕃虽然答应了要出兵援助,但是他们却在打仗的时候观望,并没有为大唐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还趁机从中捞到一笔好处,所以唐德宗就听取了左右的建议,以吐蕃并未履行盟约为由,拒绝将之前答应好的地区交付给他们。

从现在的历史资料线索来看,当时在西域驻扎的唐朝军队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对于西域差点被送出去这件事并不知情。

公元七百八十九年,吐蕃集结人马大肆进攻北庭等地,当时的节度使带着几千残兵逃向了西州。剩下的士兵继续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中,最终也在历史中失去了踪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