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破天机:道医揭秘人体内三种气机的不同运动

 任金平 2017-06-18

(问:玄冲老师,能不能讲讲卫气在身体运行?)

卫气其实对应的是自然界的阳气,也就是太阳之阳气的运行。卫气为人体膀胱经所主,足太阳膀胱经若天中之日,因为卫气之行随太阳之运动而运行,所以归属膀胱经所主。太阳一日里一半时间行于白昼,一半时间行于黑夜,所以卫气亦然,也是白天行于阳一半,夜行于阴一半。

实际上人体五脏六腑有三种气机运动,分别为营气、卫气、十二经脉之真气运动。除此,还有奇经八脉之先天经脉体系的气机运动,与十二经脉之后天运动截然相反。

第一种:水谷精微所化之营气,一日里分十二时辰逐经营养十二经,是为十二经之旺时,此乃后世子午流注之体系。子午流注体系被后世医家一直当做十二经脉运动,一天十二时辰里每一个时辰营气进入一条经脉以补充经脉之气,故称为经脉旺相;但仅仅是营气进入经脉以充实经脉而已,并非是经脉之运动,而经脉之气也并非全部是营气,经脉之气来源于人体下丹田之原气,原气由原穴进入十二经脉是为真气;如果一天里先天原气所化的脏腑真气消耗过多,则需要后天的水谷精微所生的营气进入十二经脉补充真气之不足,从而保障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故营气逐经旺相诸经只是营气的运动,并非十二经脉正经之气的运动。如果经脉之气真按子午流注运行,比如经气只午时进入心经推动心脏产生脏腑功能,那么其它十一个时辰中心脏如何搏动推动气血运行?如果经气只是寅时走肺经推动肺主呼吸,那么其它时候我们的呼吸怎么办?《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第二种:水谷精微所化之卫气,不入于十二经脉,行于经外,但是其气之运动是循十二经脉之外围而运行。朝始出表行于阳,暮时入里行于阴,与天上太阳同步相应。所以内经中讲营卫,营从地之阴气,卫从天之阳气。水谷精微中来之于天阳的化为卫气(即五谷蔬菜瓜果从天上太阳所采日精之阳气),来之于地阴的化为营气(即五谷蔬菜瓜果等从大地坤土之内吸收太阴之阴精)。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卫气白日行于六腑之表,夜晚行于五脏之里,则人的脏腑生理活动方能与天地阴阳二气相同步,以六腑为天,五脏为地。同步则人体内阴阳二气的运行正常无偏,自无阴阳二气失调而为偏。

第三种:人体除了后天的营卫二气之运动以外,最重要的为十二经脉之真气运动,一呼一吸之间,十二经脉正负运动各两次,心跳四次,每一条经脉在一个呼吸之间正反运行两次。十二经脉的升降正反运动直接推动脏腑产生生理功能,因为五脏六腑的每一个生理功能背后都有经脉的气机运动来推动,比如心脏的每一次舒张与收缩功能都是心经正反升降直接推动,又比如肺一进一出的呼吸运动也是太阴肺经正反升降直接推动,肠胃的舒张收缩也是同理。又比如肝有肝阳的功能,肝阳主肝经之气上升,肝经在上升的过程中升发气机,疏泄气血上达于心,调达情志以舒畅喜悦;肝升极而降,肝经下降即是肝阴的功能,肝阴主藏魂与藏血,以及制约肝阳上升太过。如果肝经不能正常上升,则肝气升发、疏泄气血、调达情志的功能就不能正常进行,从而产生疾病。肝气不能升发则气机郁滞,导致胸肋胀满,脘腹胀痛;肝气不得上升疏泄气血上达于心,则会导致心脏气血不足而心悸胸闷;但是肝经上升的同时胆经下降,胆经上升的同时肝经对立下降,肝胆经对立升降互相配合完成肝胆的生理功能。如果表里经脉不能同步对立运行也会影响肝胆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个是表里阴阳的对立运动。具体的十二经脉之运动可以参考祝华英道长的《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一书。


临床上,有些医家用子午流注体系治病,但子午流注不过是人体营气之运行;有些人根据太阳的周天运动东升西降来临床治病,这个不过是人体内卫气的运动而已;至于十二经脉之真气的双向对立、左右对立运行机能,因为传统上一直认为经脉是单向的运动,所以没有应用,如果没有武当祝华英道长静坐结丹过程中的胎息状态之内证发现,这个经脉的双向对立之太极运动机能可能会一直被埋没,而这个十二经脉的左右表里双向升降对立之太极运动失调是五脏六腑疾病产生的根源,尤其是这个运动关系到脏腑表里之间的阴阳平衡。因为《黄帝内经》里的阴阳失调就是表里脏腑之间的经脉盛衰失调。而表里经脉之所以不平衡有盛衰,是因为表里经脉对立往来升降不正常。研习中医者,如果不能弄明白人身之内此三气的不同之运动机能,以偏概全,以其中一种气机的运动当做人体全面气机的运动,则中医之道没矣。

问:老师内经是有什么没讲出来吗?

答:内经上古医道,非其人勿授,非其真勿传,漫泄天宝,是谓失道。内经所隐藏保留的东西,古代是师徒口耳相传于世的。只是可能在漫长的传承中医学断代,而失掉了一部分最宝贵的核心奥秘,比如十二经脉之表里太极运动、左右双向对立之太极运动。

问:老师,五腧穴讲的是哪种气的汇聚?卫气吗?

答:是由原穴注入经脉的真气。

问:老师,经脉中的真气来自哪里?我感觉像肾中的精气。

答:原穴之气来源于于原气,也就是下丹田之元气。元气通过三焦经进入十二经脉之原穴,即化为五脏六腑之真气,而真气是推动脏腑功能的本源动力,这个真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产生了最为重要的生理功能。

问:老师,地支对冲如何看呢?

答:地支对冲如果对冲二气正常,无偏太过不及,则二者之间就能互为冲和;如果一方偏盛另一方偏弱,则会盛者冲弱。

问:那么十二经脉别通也是对冲吗?

别通理论是三阴三阳的开枢阖,阴开别通阳开,阴枢别通阳枢,阴阖别通阳阖,主要是手足阴阳经脉别通。别通经脉之间也存在阴阳二气的对立升降运动。有些疾病需要从十二正经阴阳对立互生运动来治疗,而有些则需要从三阴三阳别通经脉对立运动来治疗,如果互为别通的两条经脉有盛衰之差,也会导致身体疾病。比如很多时候胃不降脾不升的同时,也会同时产生心经气血不足的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症状,就是足阳明胃经同时与手厥阴心包阴阳别通的结果。脾胃为脏腑表里正经阴阳相配,而胃经与心包经为阴阳别通关系,当脾胃不和人迎三盛,人迎大脉口三倍,脉口沉弱,特别是寸部尤为细弱,而脉口寸部沉弱不及的部位为上焦心肺部位,上焦心肺部位沉弱所以会有心肺气血不足的症状出现。临床上,可以足三里、中脘、内关三穴对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