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用油市场分析:2016年中国食用油行业市场分析|食用油

 昵称33613566 2017-06-18

  2015年1-12月,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839.1万吨,同比增6.6%,进口额59.9亿美元,同比减15.1%;出口13.7万吨,同比增1.2%,出口额1.9亿美元,同比减7.6%;贸易逆差58.0亿美元,同比减15.3%。

  在食用油行业中,金龙鱼、福临门、鲁花处于第一梯队,约占小包装食用油销量的70%,盛洲、九三、融氏、多力、西王、长寿花等品牌处于第二梯队,其他地域型的食用油品牌处于第三梯队。从整个行业格局来看,第一梯队的品牌以综合性的食用油品类构成为主,金龙鱼和福临门都是由多油种构成的品牌。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国家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油脂油料生产,促使了我国油脂油料生产不断提高。

食用油

  比如金龙鱼的品类构成为:调和油菜籽油、稻米油、玉米油、葵花子油、油茶籽油、橄榄调和油等;只有鲁花以花生油为主,并成为国内食用油行业中单一品类的领导者。

  传统食用油以菜籽油、大豆调和油和花生油为主,构成消费者小包装食用油消费的主力。近年来,随着消费的多元化和新食用油类别的出现,小油种成为增长较快的品类。

  在品牌上小油种正成长为重要品类:玉米油中,崛起了西王和长寿花;葵花子油中,多力成为代表;在南方地区,崛起了地域品类山茶油品牌金浩等,这些品牌正在成为消费者多样化选择的新品类。

  我国的油料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仍跟不上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求。为满足食用植物油市场供应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政府采取了在提高国内油料产量的同时,增加了油脂油料的进口数量,并呈现不断加速上升的趋势。

  据《2016-2020年中国食用油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预测,未来我国的食用油行业发展趋势会随着人们对消费需求的提升,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且在该行业竞争加剧的形势之下,以及国外资本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国内上规模的食用油加工企业达数千家。虽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有一批小品牌企业被淘汰,但这却并未影响该行业激烈的竞争状态,粮油巨头的发展依然强劲。食用油行业的洗牌已然开始,一些零利润的小企业将难以为继,行业进入寡头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