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球

 不如走远 2017-06-19
我说几个观点:投资,尤其是做价值成长股,到底是看过去式?还是看未来?
过去式就是看静态PE,未来的话主看动态PE,我说的动态PE不是滚动PE,而是预测的年度PE,我讲个亲身的例子:先导我从16年9月左右开始买入,如果看16年静态PE62倍,贵的要死,但是,在16年9月份,公司15年净利只有1.46亿,当初30块的价格,你知道当初的静态PE多少倍吗?对应15年静态PE高达83倍,更是贵的要死,看过去式的人肯定不敢买入因为估值太贵了,但是并没有阻止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在83倍的静态PE上,上涨了接近50%,达到最高46块。目前的现状跟16年9月份何其相似,看静态PE62倍嫌贵,但是,17年根据重多公开信息全年5.5亿以上大概率,则现价对应17年动态PE35倍左右,也就是,你只需要再等待半年左右的时间,如果股价不涨不跌,现在的动态35倍,就会成为17年的静态PE,也就是等半年估值会从62倍下降一半,其实这就是做成长股的关键,跟随企业每年的净利翻升去不断赚估值切换的钱,重要的是,未来而不是过去,,未来是关建,我认为未来2年,50%的复合增长还是可以保持的,所以,任何高估值,都可以用成长性去慢慢消化。其实我们经常说的,低估值高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因为投资者都不傻,高成长性的公司怎么可能让你有低估值买入的机会,尤其是看过去式静态PE的更是不可能,一个公司未来复合增长50%甚至100%,但过去一年的静态PE只有20倍,这样的公司我是找不到,当然也不是没有,极度熊市之后可能会出现,我认为做成长股投资的人,没有一个看静态PE的。价值派可能会比较在意
我所说的低估值高成长,我一直是看的动态PE也就是提前看到未来1到2年的动态PE,而不是看过去式的静态PE。理论,静态PE的低估值,高成长,我认为是不存在的,但有两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是极度的大熊市,二是,低估值一定是对应的低成长,一旦估值下来,也要考虑未来可能成长性也会下来。
=============================
赢合跟先导,目前基本上是没有可比性,我只说一组数据,从年报来看,先导16年卖出设备:826台,赢合卖出设备:1638台,也就是赢合比先导多了一倍,但是从营收来看确是差不多的,你说为什么?肯定先导的价格高。
==================
再有一个简单的对比,企业的好坏主要还是要看人,人的价值一定跟工资是正相关的,两个老板:王燕青16年底的年新是135万,王维东:是60万,也就是两个老板,大王比小王工资多了一倍,几个副总级别的:先导这边是平均在60万,赢合这边平均是在50万以内,
==========================
员工来看,先导16年底员工1858人,赢合1205人,从这一点来看,先导显然规模可能更大些,其中先导生产工人1321人,赢合578人,其实从这一点可以明显的看到两者规模的差距,重要的是销售人员,赢合这边是126人,先导的销售只有11人,,理论上,先导员工比赢合多了600人,销售人员应该更多才对,但就是只有11人,这给我们一个很直观的印象是什么,从16年两者差不多的营收来看,11人的销售跟126人的销售是差不多的,,你说谁的东西更好卖?只能说先导的产品可能更好卖。
两个最好的对比,先导16年卖了826台,赢合卖了1638台,而16年销售先导只有11人,赢合126人,产品档次应该可以很明显了。。。。
================================
关于,跟日韩相比,先导的拳头产品是券绕机,据公司介绍目前占据着国际高端券绕机的50%份额,,而公司的18650型,基本上已经完爆日韩产品,质量并不比他们差,成为特斯拉即松下之后的全球第二家,
==========================
光伏设备这块,公司的也是国内的龙头,毛利高达51%,16年受抢装潮影响净利翻倍,从17年上半年来看,光伏设备成长性应该会继续保持
=============================
最后,现价适不适合买入,这是一个难题,就如,当初在30块钱对应15年静态PE83倍的时候,估计很多人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未来的关建还是业绩的确定性,而这东西跟自己对于公司行业的了解跟眼光有很大关系,,,啥眼光赚啥钱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