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曾国藩的十二条读书规矩

 静雅轩345 2017-06-19

 小燕悟史




  清末名臣里,要论读书,曾国藩算是颇有建树的一位。然而曾国藩自小却不是一个理论上的“学霸”,他的读书建树,多半源自一套“苦读”经。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国藩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二、夜不出门。


  十二条规矩中,有半数之多并非读书之法,实质是要求自己勤读、认真读、坚持读的原则,“苦心”可见一斑。



  规矩即为法度,立定就需循之而行。世上不缺给自己立规矩的人,缺乏的是立规矩后坚持到底的精神。曾国藩不是圣人,“苦读”规矩也难免有违反的时候。这就不得不提曾国藩“苦读”经的第二个大原则——“苦”于自省。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位“日记达人”,平生日记起自道光十九年(1839),终于同治十一年(1872)逝世前夕,前后跨度达30余年,汤汤200万字,囊括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被后人视为一部晚清社会生活小百科。对曾国藩自己而言,他的日记却还有一项极重要的功用——自察自省。例如,他记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京城刮起大风,自己却仍然“无事出门”,违背“夜不出门”的规矩,于是在日记里以“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之语深表自责。


  世上诸多法度,均可变通,亦需变通。然而,过分变通则近于无法。对个人修身立节而言,善于自我宽恕,过分圆融随性,则容易失于“不见精神”,这是曾国藩的“自苦”给我们的一些启发。《围炉夜话》中有句,“成大事功,全仗着秤心斗胆”,说人要有所成就,需得心志像秤锤般坚硬,胆量像斗一般大,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小燕

责编/张燕

制作/兰宇、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