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劝吃与偷吃

 秀菊文斋 2017-06-19

 

如今一双女儿在人生的长河中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姑娘虽谈不上如花似玉,倒也活泼可爱,给家里增添了许多无限欢乐。孩子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能捷足先登、成绩喜人。然而在吃饭的问题上却让人头痛,毫无办法,一日三餐无论大人怎么费煞苦心、绞尽脑汁去想、去做,孩子们坐在餐桌上就好像是接受审判脸上毫无笑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个我不愿意吃,别给我夹!语气急促,出口粗暴,伤人至深。这时我想起了一位朋友讲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笑话,他的孩子咿咿呀呀的刚会说话时就问爸爸:“人要是天天不吃饭多好啊!”父亲大惊,忙问:“那吃什么啊?”孩子兴奋地大叫:“吃糖!”弄得大人哭笑不得。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吃过的苦,遭过的罪,可谓历历在目、感慨万千。我们所在的村子没有水田,更没有麦子,一年四季都吃玉米。尽管那时候也换着花样做,但是无非都是硬煎饼、软煎饼、发面饼子、窝窝头,可以说大人、孩子吃的都像个麻杆似的。生产队只能在过节的时候按人头分点白面、猪肉。那个场面至今记忆犹新:大人们兴高采烈地在排队,谈论着回家是包饺子,还是炖猪肉,孩子们笑逐颜开地玩游戏,捉迷藏,开心极了。那是家家孩子多,吃月饼得把月饼按人头分,分不均匀那是绝对不行的,后果是孩子争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当然都想要大块的,孔融让梨的精神绝对不会出现。孩子因为偷吃好吃的挨打是常有的事。有一年家里面找了几个人帮着割柴火,虽然家家都很穷,但是都很要面子,中午让三哥送饭,那时候最好的也是面包了,三哥背着两壶水,半面袋子面包上路了,面包对小孩子来说平时是很难看到的,别说吃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一个十几岁,刚长身体的孩子是经不住诱惑的,一边走,一边吃。快到地方的时候没剩几个了(现在自己也说那时候那么小怎么就能吃那么多),等待他的将是一顿大巴掌,脸肿的像馒头。邻居家有个女孩叫连兄子(她上面是姐姐,没有男孩),家里分八件果子,她不仅吃掉了自己的那份,而且把弟弟那份给偷吃了,个子矮小的母亲拿着烧火棍满院子追她、打她,用恶毒的语言诅咒她,最后给她打跑了。以至于很晚也没回家,这回轮到家里着急了,邻居们一起出动去找,没有手电,就用嘴喊名字,找了好长时间也没找到,大家猜测:有的说投井了,有的说跑到山里去了,家里哭声一片。最后在离村里最远一个小房子的烟筒脖子上找到了。那时候都是泥草房,烟筒都很大,有拐脖,连吓带怕的她在拐脖子上面睡着了。那个年代,每家的孩子都因为嘴馋没少挨打。

如今的生活条件好了,想吃肉吃肉,想吃面吃面。特别是孩子更是衣食无忧,家长想法设法的给孩子补这个,补那个的,看到孩子吃进嘴里比自己吃进嘴里高兴一百倍。看着孩子吃饭那痛苦的表情,想想自己的过去,一时间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