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鸟笼逻辑”说起

 汐钰文艺范 2017-06-19
  王东茂刻
  1907年,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和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一只鸟。”卡尔森完全不信,因为他从没想过要养鸟。不久,詹姆斯送了只精致的鸟笼给卡尔森,挂在他的书桌旁。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那只空鸟笼,无一例外都会问:“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没养过鸟。”不养鸟却挂只空鸟笼,难免会让客人感到奇怪。为了不再费口舌解释,而且也不想再面对客人的困惑与不信任,卡尔森教授终于买了一只鸟。这种被别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并且最终屈服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心理现象,后来就被称为“鸟笼逻辑”,或“鸟笼效应”。
  在生活中,不乏屈从于惯性思维的例子,许多人因此做出了并不符合内心意愿的抉择。比如,近来大学生“空心病”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从根源上来说,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的选择都屈从于惯性思维,迎合周围人灌输的价值观,而没有听从自己的内心。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去年高中毕业,她对历史学有浓厚兴趣,原本想报历史专业,那个分数也可以上省外的名校,可最终却进了本地一所普通大学的经济系,就因为父母说在本地读书离家近,而且就业有优势。父母的这个逻辑,看似很有道理,于是这个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内心意愿做出决定,而是屈从于惯性思维——从小到大,父母说的从来都是“对”的。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屡屡出现。称大龄未婚男女青年为“剩男剩女”、结婚必须先买房、考公务员热、高考志愿首选热门专业和发达城市的高校等,无不反映了很多人正被强大的惯性思维绑架。结婚一定比单身幸福?房子才是幸福的前提和保障?工作仅仅为了收入和生存?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写道:“我们的‘自我’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如何让“自我”不再像那只脆弱的气球?唯有不断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自我决断的勇气。同时,也让我们记住鲁迅《狂人日记》里的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么?”
  (本栏长期征集“日知录”三字篆刻,投稿邮箱:rizhilu999@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