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第一书60:《管子》论易是部天书

 博览众长123 2017-06-19

原创 老徐 易经实修


这里讲到《管子》论述易经的部分内容。关于《管子》与易经的关系,老徐专门作了系统研究,写成《解码六十四卦——第一部用文字记述易经的著作》内容非常丰富。


研究《管子》与《易经》关系的研究,老徐填补了一个中华易学和中华文化的一个空白。


这里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易经》被 称为群经之首,研究易经为什么完全摒蔽《管子》,为什么对《管子》那么丰富的《易经》内容视而不见?这与从经济学、哲学、法学等学术内容上忽视和否定《管子》是不是同样的原因。


二、《易经》的面目是从汉代才开始清晰起来的,即使是《管子》最晚出自汉代,也为《管子》是后人抄袭别的学术的大杂烩的说法进行了反驳,这些说法根本无法解释《管子》一书中的“易经”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三、《管子》一书解决了易学中的这么多重大问题,说明《管子》早于“十翼”等著作,从易经的传承中可以确定《管子》一书产生的年代。


这是一个大课题,以后有机会详细介绍。这里只是讲内容一角:


《论语》是孔子弟子整理的孔子语录著作,其中涉及《易经》的有两句话:《论语·述而》曰:“加吾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两句之外,一部《论语》再无涉及《易经》的词语。


管子的时代是公元前725年至前645年,而孔子是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管子》一书比孔子的《论语》早了170多年。《管子》一书直接论述《易经》的有三段文字:


《管子·山权数》:桓公问于管子曰:“请问教数。”管子对曰:“民之能明于农事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蕃育六畜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树艺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树瓜瓠荤菜百果使蕃衮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已民疾病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知时:曰‘岁旦阨’,曰‘某谷不登’曰‘某谷丰’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通于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谨听其言而藏之官,使师旅之事无所与,此国策之者也。国用相靡而足,相困揲而澹,然后置四限高下,令之徐疾,驱屏万物,守之以策,有五官技。”桓公曰:“何谓五官技?”管子曰:“诗者所以记物也,时者所以记岁也,春秋者所以记成败也,行者道民之利害也,易者所以守凶吉成败也,卜者卜凶吉利害也。民之能此者皆一马之田,一金之衣。此使君不迷妄之数也。六家者,即见:其时,使豫先蚤闲之日受之,故君无失时,无失策,万物兴丰;无失利,远占得失,以为末教;诗,记人无失辞;行,殚道无失义;易,守祸福凶吉不相乱。此谓君棅。”


这段文字记录了春秋初期《易经》的应用现状。


第一,“易者所以守凶吉成败也”,“易,守祸福凶吉不相乱”。《易经》使君“无失时,无失策,万物兴丰;无失利,远占得失,以为末教”。对《易经》的认识现在基本一致。


第二,通《易经》的人才是特殊人才,是技术人才,给予特殊奖励,“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对于精通者,选拔为“五官技”的“皆一马之田,一金之衣”。


第三,应用广泛。“诗者所以记物也,时者所以记岁也,春秋者所以记成败也,行者道民之利害也,易者所以守凶吉成败也,卜者卜凶吉利害也。”易者、卜者是《易经》的直接应用,诗者、时者、春秋者、行者,都是从事《易经》的职业官员。而前面的于农事者、蕃育六畜者、树艺者、树瓜瓠荤菜百果使蕃衮者、已民疾病者、知时者、通于蚕桑,使蚕不疾病者,都是通晓“四时”者,都与通晓《易经》有关系,都是《易经》的应用。


第四,《易经》是占卜之书,“卜者卜凶吉利害也”。说明占卜活动很频繁。


第五,《易经》的活动都作了记录,作为研究的基础。“谨听其言而藏之官,使师旅之事无所与,此国策之者也。”“诗者所以记物也,时者所以记岁也,春秋者所以记成败也”。


第六,设立了《易经》研究与应用的官吏和机构。诗者、时者、春秋者、行者、易者、卜者,属于“五官技”,是官方专门机构。


第七、“此谓君棅”。《易经》的占卜、应用等项活动,是君主的权力,是国家仪式,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做的。


《管子·小匡》篇记载,葵丘之会上管仲回答桓公关于三代受命的询问时说;“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雒(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虽曰天命,无乃失诸乎?”


龙龟,河图,洛书,这是《易经》起源的论述,与后来的论述一致。


而《管子·轻重戊》这段论述,内容就更为丰富。


桓公问于管子曰:“轻重安施?”管子对曰:“自理国虑戏以来,未有不以轻重而能成其王者也。”公曰:“何谓?”管子对曰:“虑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黄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兹之病,而天下化之。黄帝之王,童山竭泽。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封土为社,置木为闾,始民知礼也。当是其时,民无愠恶不服,而天下化之。夏人之王,外凿二十荒,揲十七湛,疏三江,凿五湖,道四泾之水,以商九州之高,以治九薮,民乃知城郭、门闾、室屋之筑,而天下化之。殷人之王,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周人之王,循六法,合阴阳,而天下化之。”公曰:“然则当世之王者何行而可?”管子对曰:“并用而勿俱尽也。”公曰:“何谓?”管子对曰:“帝王之道备矣,不可加也。公其行义而已矣。”公曰:“其行义奈何?”管子对曰:“天子幼弱,诸侯亢强,聘享不上。公其弱强继绝,率诸侯以起周室之祀。”公曰:“善。”


这段文字描述了从伏羲到周文王的《易经》的演变过程,并且包含了六爻、八卦、阴阳、四时、五行、天地人等《易经》的基本内容,人类社会的进化,都包含在《易经》之中。说明《易经》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


这中有“虑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 周人之王,循六法,合阴阳,而天下化之。”是《易经》起源的一个重要观点。一的观点,伏羲作八卦,重卦六十四卦是周文王所作,而管仲在这里讲伏羲“造六峜”,说明伏羲不但作八卦,而且是重卦六十四卦。周文王只是“循六法,合阴阳”。


《管子.五行》也写到“爻”这个易的概念:“六月日至,是故人有六爻,六爻所以衔天地也”。


“象“也出现在了《管子》一书中。《管子·版法解》说:“版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形,以治天下”。《管子.小匡》:“昔吾先王周昭王、穆王世法文武之远迹,以成其名。合群国,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式美以相应,比缀以书,原本穷末”。而“象”也是《管子.七法》“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中的一法。。


重卦究竟起于何时?古人在这个问题上也是众说不一:王弼说伏羲开始重卦,郑玄说神农,还有说大禹的。司马迁、班固、扬雄、王充则认为文王才开始重卦。


按《尚书·周书·洪范》:“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则周朝或周之前即已重卦是可信的。《周礼·大卜》即称“三易”之经卦皆八,其别卦六十有四。如前所述,“三易”中的《连山》《归藏》又相传是夏、殷时的筮书,此说虽无确证,但由此可见,重卦可能已有久远的历史。而据《系辞》:“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此处肯定是指《离》,如不重卦,只以经卦离,何以能象“罔罟”?所以,依据《系辞》之说:重卦当是伏羲时的事情。又《淮南子,人间训》:“伏羲为之六十四变。”也认为伏羲重卦。伏羲是传说中的人物,伏羲重卦当然也是传说。但由这点可以看出,由八卦相重为六十四卦,其由来已久,我们认为起码发生在西周之前。


自阴阳爻画组成八卦,至八卦重为六十四卦,最后到《周易》全书的完成,这中间恐怕有一个较长的历程。特别是卦辞和爻辞的产生,必定经过了多人的采辑、订正和增补,最后到殷末周初才成为今天的样子。


在《易经》的深井过程中,管仲也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