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常用口服类药物一览表(双胍类)(其他类)(转)

 昵称20234791 2017-06-19


双胍类  此类药物可改善外围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脏糖原异生(编者注: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增加外围组织利用葡萄糖。因此特别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友。

学名     商品名  功能、作用及特性   每月费用   每日最大剂量  基本剂量
苯乙双胍 降糖灵  降糖灵有导致乳酸   5.2元
                 酸中毒的危险,在
                 欧美国家已被淘汰
                 和停止使用。

二甲双胍 降糖片  二甲双胍因其水溶   23.25元   每日最小有效   迪化糖锭
         美迪康  性增加,不易在体   肠溶型    剂量为0.5克, (每片500
         格华止  内蓄积,致乳酸酸   104.2元   最佳剂量2.0    mg),美
        迪化糖锭 中毒的发生率及危   迪化糖锭  克,最大剂量   迪康(每
                 险性大为降低。现   314.8元   2.5克。单用该  片250mg
                 已被广泛接受为轻、           药,一般不会   ),盐酸
                 中度2型糖尿病病友,          引起低血糖。   二甲双胍
                 特别是肥胖病友的首                         (每片250
                 选抗高糖药物。                              mg)。
         
《优点》
1.  降糖作用明显,效果与剂量有关,存在剂量-效果关系。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
2.  在治疗剂量内,二甲双胍很少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3.  应用范围广,肥胖、血胰岛素明显高者应优先考虑使用。
4.  不增高血胰岛素水平,不增加体重,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5.  对于2型糖尿病前的阶段-IGT(葡萄糖耐量减低)有干预作用,可阻止或延缓部分人群由IGT状态进入糖尿病阶段。
6.  具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
7.  二甲双胍可以和磺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及胰岛素联用。
8.  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是加强胰岛素的作用。
9.  不会导致体重增加,甚至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适应症》
1.  2型糖尿病人,尤其是肥胖者,二甲双胍可通过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而且有一定的减肥功效。
2.  2型糖尿病人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加用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疗效。
3.  1型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如血糖波动大,宜加用双胍类。
《副作用》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肠道中,20%~30%的病友会出现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下降、口腔中有金属味道、恶心、腹痛、腹胀、腹泻。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这些不良反应通常会自行减弱。如果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或选择在进食后服药,可以减轻上述症状。二甲双胍导致乳酸酸中毒少见。但肝、肾功能不全、心衰、严重贫血、缺氧状态时,则禁用双胍类药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可竞争性和可逆性地抑制肠系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的吸收速度,降低餐后血糖升高幅度。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该类药物有拜糖苹(每月费用354元)、倍欣。

《特点》
1.  在降低血糖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
2.  可降低血胰岛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3.  主要用于餐后血糖升高的2型糖尿病病友,尤其是肥胖及老年人。
4.  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
5.  可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6.  可使IGT发展为糖尿病的机率下降。
《副作用》
    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肠道中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经细菌发酵,导致腹痛、腹胀、腹泻。不易引起低血糖,但与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联合应用时,仍能发生低血糖反应。因为此类药物具有延缓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的吸收速度的作用,所以一但发生低血糖反应,处理时则必须口服葡萄糖,不能口服其它糖类及碳水化合物食物。





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  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类药物,可以增加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活性,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还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LD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HD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善血脂异常。还有抗氧化、降低舒张压和减少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

现在临床常用的制剂有:罗格列酮(国内常用的商品名为文迪雅,每月费用520.8元)、吡格列酮(国内常用的商品名艾丁)等。

《特点》
1.  单独使用该类药物,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
2.  与磺脲类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病友的血糖控制。
3.  也可与其它类型的降糖药联合使用。
《副作用》
    此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水肿和血容量增加,但一般较轻。长期使用应定期观察肝功能。有肝病和心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






促胰岛素分泌剂  促胰岛素分泌剂又称餐时胰岛素分泌剂,是一种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新型降糖药。

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即属于该类药物。

《特点》
1.  起效快、清除也快、低血糖发生率低。
2.  仅需餐前服用,不进餐则不用服药,非常灵活。
3.  在两餐之间,不刺激胰岛素释放,对控制全日平均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一定意义。
4.  该药相对安全。
5.  和二甲双胍合用有协同作用,与胰岛素增敏剂合用药效增强。
《副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