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教科书级”的商业设计,学习吧!!

 jzswq1979 2017-06-19




前言: 夏天来了,甚至还没来,白花花的大腿和长着痘痘的肩膀就已经晃花了你的眼,我一直不明白为何有那么多的美女非要把自己往夜总会气质去打扮。后来一个朋友跟我说花哨是吸引眼球的,至于第一眼之后那已经不重要了。我们的商业建筑也是如此,能花出18种色彩36种颜色一定不会委屈自己,你看上海最漂亮的恒隆广场,一个个大牌在那里打墙开洞,把个佩特森精心设计的立面搞成了海港城。这还是大牌明星,大部分商业没有那个气质只能靠妖艳贱货来吸引关注。如今很多商业为求新奇怪,早已不顾建筑的基本逻辑,如何奇怪如何来,难道商业只能这样了吗?  


恒泰广场的商业就是个大盒子,原来的方案也是很妖的,不过整体定下来和三栋塔楼成为一个整体,就是一个穿西装的“老克勒”,这反而让商业立面变的难做起来。同时也有机会做一个经典。 


上海的锦江迪生就有一个很低调的有内涵的高端商业立面,日本的大丸高岛屋三越也都是一种内敛有品质的商业立面范例。不过日本人有时疯起来也很可怕,特别在中国疯起来,比如官方自称自己“优雅如贵妇”的lv靴子大厦。

 

言归正题,不谦虚的说,恒泰广场的商业立面堪称幕墙教科书,它不仅是精致,最重要的是它的设计是基于实用功能而不是简单的一张表皮 

▲ 商业正面

▲ 商业侧面▲ 商业背面

商业北面临丽泽路,西侧和北侧是重点。


北侧商业裙房 


北侧商业裙房分为三个系统:折线玻璃帷幕、石墙、底部店铺。


折线玻璃帷幕是最抢眼的所在,这个折面的出现是因为电影院的存在以及设备需要遮挡,并不完全是造型的需求 

▲ 空洞里面是空调外机

▲建筑平面

立面上一折一折的玻璃帷幕后边是个电影院,玻璃背后为艺术铝板。从鸟瞰看,它还将所有的屋面空调机组等包纳进去了。由于整个商业裙房形体缺少变化,略显呆板,同时在临近塔楼的一侧局部形成两层空腔,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朝向主要视线方向的折线幕墙系统,成为整体裙房的视觉焦点。幕墙由内外两层组成,外侧为隐框折面超白玻,边缘处出挑300飞翼,内侧为香槟金色条纹及穿孔组合装饰铝板,这种组合的效果在日间和夜间分别形成不同的精彩的视觉效果,成为建筑的重要标志特征。 

幕墙推敲模型


折面与斜面交接 

斜面采用和折面一样的角度

从正面向侧面的转折

折板整体效果

为了塑造轻盈的效果,需要玻璃挺足够的小,主结构被遮挡在铝板之后,表面结构仅仅只是满足超白玻幕墙的固定和解决风压影响。

▲结构关系

▲支撑点比较明显

这里边比较遗憾的是,根据幕墙顾问的计算结果,有两个选择,一是做一个背后钢架的斜撑,还有一个是加厚这个横向的挺,现在看来还是应该把挺做粗。这也是一种教训,所以我喜欢一种手法一直去探索研究,直到做到最好。武汉西北湖a地块的折板就是汲取了教训做的新的手法。

 武汉西北湖A地块裙房折板幕墙

折板帷幕与下面石材墙面的交接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因为不平的玻璃和平整的石材之间有无数的碰撞的节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平面入手,让石材退到铝板后面,然后再处理接口。

▲石材墙面与折板帷幕的交接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最难的一点就是石材上面的金属挺和折板底部铝板的对缝,必须完成这个对缝设计才能让转折关系变得流畅。

作为主体的大面的石材幕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容易就变成一个很粗糙的大石面。设计中将灯光和幕墙统一考虑,设计了一个从下到上越来越小的“针筒”一样的单元。


这个单元作为立面的标准元素从正面到背面都出现,形成韵律感。灯光藏在开口两侧的石材背面,灯光是通过灯光照在里面一层石材上再反射出来,不仅看不到灯管也让灯光更为柔和。

标准节点,led灯带设置在背后


标准单元的里层石材采用光面石材,和表层的石材采用一种石材但表面石材是亚光面,里层石材抛光后不仅颜色更深,而且光面也有利于反射灯光。在凹槽之间嵌有梭型竖向金属肋,并在顶面凹槽内布置LED光源,形成竖向光阵。

富有韵律感的“针筒”

内外石材表面抛光度的对比

商业的底部是商业设计中最核心的要素,一般来说都是大的橱窗和主力店广告。由于商业开业状况非常难把控,常规做法是在表面贴一层广告布,有时候留的广告牌特别难看,显得一直没完工,不留的话在没开业之前看进去就是毛胚的工地。我们尝试用建筑的手法去解决开业前和开业后的问题,希望开业之前和开业之后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而且最重要的商业面上有地铁的出入口,我们也处理成为假的橱窗。我们采用每个大的橱窗做两层的构造,后面一层为磨砂玻璃,上面贴了一层3M的细节膜,前边为超白玻,前后通过一个双向爪件来连接两层玻璃。以后商业进来了替换膜就可以了。同时第二层贴膜玻璃背后设置灯光,夜晚形成一个个主力店的感觉。

标准的商业橱窗开业前状态 

地铁出入口橱窗夜景

▲标准橱窗设计

为了突出这些橱窗的通透性,将结构都设置在第二层玻璃背后被贴膜遮挡,然后通过精巧的构件固定外层超白玻。

▲双层玻璃节点

▲夜晚橱窗效果

▲构件照片

底层设计有一圈拉通的小型雨棚,为正面可开启式的磨砂玻璃腔体,起到临时避雨行走的功能同时在夜间成为一条光线柔和的灯箱。这个雨棚同时也将自行车入口,车辆地库口结合u玻隐藏起来。 

雨棚结合u玻处理外墙出入口以及机房


西侧商业裙房 

 

西侧商业裙房是沿丽泽路重要的一个展示面,由西向东的人流看到一个巨大的开口迎面而来。


在那个巨大的开口,我们采用了和北面折板帷幕类似的设计元素,并将折面飞翼玻璃与斜面石材进一步组合成一个全新的幕墙系统。玻璃折面仿佛自室内生长而出,又向上插入斜面石材,同时,直面石材、斜面石材、平面玻璃幕墙和折面玻璃幕墙全部纳入一个对缝模数,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匠心。

▲飞翼的设计

▲内外一体化的灯光设计

对缝是幕墙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顶部的交接处我们对材料和材料,体块和体块的交接对缝。虽然这个地方是一个斜向的面,但我们采用了碎数的石材来完成整体的对缝。通过幕墙展开立面的设计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投影设计实现了精妙的对缝。

▲精密的对缝


商业裙房南侧 

 

商业裙房的南侧临近住宅区,作为非主要立面不需要做太多设计,但是所有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到地库的出入口都在这里,前文提到结合雨棚处理了各种入口。设计中也需要体现出和主立面一致的品质感,延续主力面的石材单元模块,形成韵律感:

▲ 设计与完成


结  语 

 

一个23万平米的大型综合体要想达到良好的完成度的难度是非常高的。我一直认为中国建筑师的设计体系、外部环境都不如国外先进水平的设计师,社会采购能力和施工的规范性以及建筑师的权威性都差得远。做这样一个项目除了设计本身更重要的是协调和把控,无论是合作设计方还是施工方,都不会是很好沟通的,施工方更愿意以自己的理解来实现“经济的合理性”,有很多做法确实也是平时没接触过的。而都设只是一个小型民营设计机构,并没有任何的设计外能力,甚至都没有法律意义上的验收签字权。如同一个综合性的战役,作为牵头人,除了组织协调大规模的设计团队一起工作外更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既不能一意孤行又不能随意妥协


我有80%的精力是花在和各种参与方打交道上,甚至一度怀疑自己花这么大力气做个建筑师干嘛,做别的早成功了。这是一个没有人认为可以达到这个高度的项目,最后的收尾阶段也确实存在很多的缺陷,我的经验是:设身处地,多沟通少对抗,该出手时要出手,该当孙子时别充大爷,建筑的完成度之道除了设计,更多是获得信任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