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乃至于世界历史上第一场经济战竟然始于春秋时期!

  2017-06-19
2017-06-14

战国时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第一次高峰期,诸子有的著书立说,有的身体力行,上演了我国乃至于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我国现在的文化绝大部分就是传承于此,《孙子兵法》也不例外。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兼并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题,就如孔子所说“春秋无义战”,“三十六计”就是对春秋时期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争的总结与升华,可是,在“三十六计”中却没有关于“经济战”的著述,虽然没有经济战这一计,但是它却符合孙子对战争的最高理解,那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春秋时的战争相对于后世而言,无疑是简单了很多。双方排开阵势,中军对中军、上军对上军,下军对下军,一冲而过,打完就走。古时候中军是主力,战争都是从双方中军交战开始展开的,布阵都是中军在前,左右两军分在两翼,布阵的位置在后,中军打响之后,左右两军才开始接敌。在这个问题上,春秋第一霸郑庄公就给周桓王上了一课,他改变了阵型,把中军置后布阵,左右两军先于中军接敌,对方左右两军还是按照传统的打法,等待中军开战呢?没想到,郑国的左右两军已经出现在了面前,只得仓促接战,结果自然是大败,之后,郑庄公集合三军来攻打周桓王中军,大败周桓王。另外,郑庄公还发明创造了迂回包抄战术,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高明战法,所以,郑庄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不是浪得虚名的!

书接正文。在春秋时期,位于今山东省地区的大国主要有齐、鲁两个,这两个国家都想在这个地区称霸,可是单靠自己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那就需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拉小兄弟就成为了他们的首要工作。那些小国呢?也想靠着大树好乘凉,谁给的好处多就认谁做大哥。对于齐国而言,最为头疼的并不是鲁国,而是位于今山东莱芜、平度的莱国和位于今山东莒县、莒南的莒国,这两个国家既不是姜姓也不是姬姓,灭掉他们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可是需要齐国有副好牙口!为什么这么说,这两个国家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软硬不吃,在公元前555年,莒国曾经参与晋平公对齐国的战争,一次就出兵一千乘,根据春秋兵制,每乘士兵三十人,就是三万人啊!还不包括后勤保障人员(这是莒国没落时期的军力),齐国身边有这么个强敌,就像后世宋太祖赵匡胤所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打也打不下,和也和不了,莱国和莒国成为了当时齐国国君齐桓公的梦魇,于是,管仲登场了!

齐桓公:莱国、莒国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战力强大,每年既不耽误种地也不耽误打柴,简直是无懈可击啊,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对付他们?

管仲:谁说他们无懈可击?我来出个主意,必定兵不血刃,拿下这两个国家。

齐桓公:?

管仲:您派人去开铜矿铸造钱币,开铜矿需要冶炼,薪材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派人高价收购薪材。

齐桓公:还是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既然你决定这么干,就干吧!

莱国、莒国国君得知此事后,马上召集大臣们开会:

国君:钱币人见人爱,薪材在我国太平常不过了,用我国平常之物换取钱币,这是多么合算的买卖啊!

大臣们:遵命

大臣潜台词:这下可发财了!

于是,莱国、莒国的百姓们受到钱币的刺激,纷纷放弃农业生产去打柴,而齐国呢?在大夫隰朋的安排下,士兵们逐批逐次的停止开矿,回来种地。就这样,过了两年,齐国突然宣布停止收购薪材,这下子,莱国和莒国傻眼了!读者可能会问了,他们不是有钱吗?确实,这两个国家现在穷的也只剩下钱了!一个国家两年没有种地,哪还有粮食吃啊?当时这两个国家的粮食飞涨到一石三百七十钱,而齐国呢?每石十钱,就这样,两国居民有接近七成流亡到齐国。

无论何朝何代,人口代表的就是生产力、就是军事力量啊!就这样,莱、莒两国国君在无奈之下只得主动请降,不然就会被齐国轻而易举地给灭亡。在同时,鲁国也主动归顺了齐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要说鲁国也是比较明智的,在山东地区能够和齐国抗衡的只有鲁国,鲁国仗着有周王室撑腰,又打败过齐国,加上莱国、莒国这几个小兄弟时不时找齐国麻烦,小日子过的也是比较滋润的。

可现在莱国、莒国都主动归顺齐国,他要是不主动一点,下一步齐国肯定会联合莱国、莒国来攻打自己,这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还有一个鲁国自己都不好意思说的原因,那就是他也被齐国给骗了!就在莱国、莒国疯狂打柴换钱的时候,鲁国也在拼命养蚕纺织丝织品来向齐国换钱,因为同样的原因,齐国突然不要丝织品了,鲁国也沦落到和以上二国同样的下场了!

管仲利用经济学的供求关系原理和以农为本的思想,轻而易举地征服了战争解决不了的问题,从此以后,齐国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士马强盛、小兄弟众多,为齐桓公称为春秋五霸之首奠定了基础。莱国最终被齐国所灭,而莒国呢?把这次的仇恨记在心里达百年之久,所以就有了前文公元前555年参与讨齐国的那次战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