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科举考试后如何阅卷?

 资源868 2017-06-19

 与现代一样,古代考试结束后最重要的程序,当然也是阅卷工作。而且古代阅卷程序比现代繁多。为防止作弊,保证公平,古代科举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规定。


一字知命

  隋唐时期,科举处在起步阶段,阅卷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批卷方式也比较简单。


  在批阅试卷时,考官只需要在回答正确的卷子上,大大地写一个“通”字;在回答错误或没有回答的卷子上,批一个“不”字,考生的命运就在那一刻被定格了。


  由于程序简单,把关不严,这就给考生的录取之路,提供了“便利”。


  当时,士人能否中举,和卷面成绩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社会声望和人际关系。因此,考场外成了考生发挥“余力”的关键。


  在开考之前,很多考生带着自己的大作,特意登门拜访那些知名权贵,希望获得大人物的推荐,进而顺利通关。于是,这种“行卷”之风盛行一时。可见,阅卷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糊名封装

  宋朝之后,科举取士盛极一时。


  随着名额的扩大,科举地位的提高,科场舞弊现象也应运而生。考官在阅卷时的作弊,给科举之风带来了消极影响,也阻碍了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之路。


  为了改变科场风气,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善,政府建立了一套相当严密的阅卷程序。


  据《宋史·选举》载,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


  监考人员收卷后,首先将卷子交给弥封官,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全部折叠起来,用空白纸覆盖弥封后,加盖骑缝章。


  这是第一道程序叫“糊名”,类似于现代高考的装订密封,阅卷人员根本不知道自己看的是谁的试卷。

专人誊录

  不过,在官场腐败的情况下,即便考卷弥封,还是有一些不法考官胆大妄为,凭借辨认考生字迹作弊。


  于是,在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赵恒下令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考官凭借誊抄副本评卷。此种作法,就是“易书”。把考试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为了防止誊录手作怪,规定誊录手不得携带墨笔,誊录所用的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试卷。


  考生的原始试卷因用黑墨书写,所以称为“墨卷”;而誊录后的卷子,都是用红笔写的,故称为“朱卷”。如有违反规定代人改窜者,查出后必定严惩。

层层批阅

  在誊写完毕后,还要对读。所谓“对读”,即今天所说的校对。由对读官将墨卷、朱卷一起交给各位对读生校对,看誊录是否有误。


  校对完毕无误后,对读官要在试卷上盖章。然后才进入真正的阅卷程序。


  试卷先由内收掌分送各阅卷人员进行评阅。试卷分送,是在主考官、同考官的监督之下抽签分配的,所以阅卷人员也不知道自己改的是哪位考生的卷子。阅卷人员将初阅后中意的卷子,推荐给同考官,这类试卷叫“荐卷”。


  同考官即副主考,会在他中意的试卷上批一个“取”字。批了“取”字的卷子再送给主考官,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则会在试卷上批一个“中”字。考生的命运就此被最终决定。

复核查卷

  尽管如此阅卷程序繁琐,但考官的主观因素也会在批阅过程中对考生成绩有着一定作用。


  潜在的黑幕,不仅影响了考生的成绩,还有一些许多落榜生被不负责任或渎职的阅卷人员误了前程。


  因此,一些责任心强的考官会抽查未考中的“落卷”,主考官也有权力调阅副主考官未“取”的荐卷进行复核。


  此外,还有一条比较人性化的规定——允许落榜生查卷,这也是监督阅卷人员的一种好办法。如果把优秀的卷子评差了,考生一旦上访,麻烦就大了,责任人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古代阅卷程序复杂,而且责任到人,并有专人监督。因此,每份朱卷上至少有6个各环节负责人的签印。誊录手、对读生的姓名、籍贯也要留下来,标注在墨卷的末尾,以备查验。

来源:国际儒学联合会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