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办与民办学校之间应相互学习?什么?

 陈农 2017-06-20

2017-06-19 / 王红顺 / 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 ——

 

公办与民办学校之间应相互学习?什么?

 

一、公办学校向民办学校学什么??

在过去,民办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政策的斗争史,而现在,民办教育的发展史将是一部教育创新史。董事长(校长),咱民办学校靠什么生存?公办学校向民办学校学什么??

1、服务?

正如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王国平先生所说:公办学校不愿做的或做不好的,正是民办学校发展空间。家长有让小学生住校需求,有让借送需求,有学国学、英语、艺术需求,有重视质量需求、有小班化需求、有上国际学校需求,民办学校就满足学生、家长个性化需求。校长、教师确实把家长、学生当作了上帝,用洪荒之力来全方位、全时空提供优质服务。因此生存压力造成的对家长、学生发之内心的服务意识是民办学校最大优势。?

2、机制?

民办学校用六大机制优势。民办学校不论年龄(论资排辈)、学历、证书而看真本事的自主聘人、用人、辞退人的用人机制,真正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新酬、绩效工资机制,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赛马晋升机制,不养闲人、不因人设岗的偏平化管理机制,责权利高度统一的灵活自主的办学机制,合理、高效、科学支配、分配、使用经费机制。?

3、尊重?

动不动请家长到校,像训小孩子一样训斥家长;让家长做助教、检查作业,请家长办事,接受家长宴请,暗示或明目仗胆索要财物,对关系户或送礼家长的孩子安排个好座位、评优照顾,让家长掏钱上自己办的第二职业补习班……这些有辱师德、不尊重家长行为在民校极少发生。?

4、平等?

不歧视任何差生、善待学困生是民办学校共识,温馨、热情、平等服务来访每一位家长是民办学校生存前提,对学生、家长意见格外重视、想方设法创造性落实是民办学校发展壮大保障。?

5、创新?

因没有那么多的太上皇、没有那么多婆婆,再加上归避同质化竞争,民办学校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非常强烈,表现在在发展战略上追求从红海战略、蓝海战略走向绿海战略,在新课改推进上不是“逼我改”而是“我要改”,不是做样子给领导看,而是发自内心求实效真改,在办学特色上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总之,在学制、课程、体制等诸方面敢大破常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是民办人。?

6、自强?

有人戏称民办学校是“后娘养的”,没人爱,没人疼,因此民办人养成了从来不向上级“等、靠、要”,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救世主,坚信只有靠自己才能救自己。优胜劣汰自然生长规律,让民办人从骨子里养成了自立、自强的生存意识。也正由于此才成就了一批民办人!?

二、董事长(校长),民办学校应向公办学校学什么??

1、计划?

多数公办学校有《学校发展章程》,有经过充分论证的《学校三至五年战略发展规划》,尤其是有统筹规划、设计、实施的校园整体布局、建设设计图。?

而咱民办学校,有些董事长目光短视,要么急功近利,无长远大打算,走一步是一步,要么盲目、重复建设,校园无秩序感、系统感。?

2、制衡?

公办学校在重大事情决策上能充分发扬民主,并且有上级把关;在权利运用上,因党支部、职代会等机构对校长权利进行制衡。?

而民办学校董事长就是土皇帝,凭好恶出台政策,拍脑袋出政策,政策朝令夕改时有发生。?

3、培训?

公办学校比较重视教师培训和专业提升。?

而民办学校有些董事长怕教师成长后离开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不舍得花钱,不愿培训教师。?

4、稳定?

公办学校教师相对稳定。而民办学校由于编制待遇、养劳等原因,教师流动比较大,造成一些改革因人员变动停滞或低水平徘徊。?

5、科研?

公办学校在校本教研尤其是教科研无论投入、成效远远高于民办学校。?

6、散养?

在中小学因人数、性质原因,公办学校对学生多采取散养模式,分数多为绿色分数,含金量高,学生有后劲,能持续发展。?

而有些民办学校对学生多采取圈养模式一,凭加班加点补课学生才有一个所谓好分数,分数含金量低,学生到高一级学校无后劲。?

7、文化?

多数公办学校有悠久的历史、有一批批杰出的校友,再加上深厚文化积淀,这些以文化人作用民办学校是无法比拟的。?

总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公民办校长应知己知被,发扬长处,弥补短处,才能更好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