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舍尔和镶嵌 | 混乱博物馆

 昵称21660266 2017-06-20

埃舍尔是现代艺术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每一幅版画作品都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神秘世界。

然而这种神秘又不像超写实主义那样是梦境与幻觉的产物——他在作品中探索了各种数学概念,乃至逻辑难题,让这些甚少涉及的抽象概念具象起来,成就了埃舍尔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的作品主题相当丰富,本期混乱博物馆介绍的镶嵌是其中最多见的一类,也是埃舍尔毕生都在探索,达到最高成就的一类。



   以下为视频文字稿:

这些迷人的作品来自20世纪艺术史上的传奇人物,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他生活的时代是欧洲历史上最动荡的革命时代,艺术史上从未出现过如此众多的流派,但我们仍然无法把埃舍尔归入任何一种流派中去。

与任何艺术家一样,埃舍尔的独特风格来自他独特的经历,他出生于荷兰吕伐登,早年经历了一些算不上成功的艺术教育,终于在1919年投入版画家萨缪尔·马斯奎塔(Samuel Jesserun de Mesquita)的门下,得到了恰当的指点,并在1922年离开故乡,前往意大利和西班牙游学,他在格拉纳达参观了辉煌的阿兰布拉宫,改变了他的一生。

阿兰布拉宫兴建于13世纪,是摩尔人统治的王宫,完美结合了伊斯兰世俗建筑与阿拉伯宫殿庭院,埃舍尔在这里看到了无数归整繁复的马赛克镶嵌,很快为此痴迷起来。

这种独特的艺术源于古罗马的瓷砖拼贴和波斯的交织图案,在阿拉伯征服后结合了先进的天文学和几何学,从9世纪开始发展成一种格外有序的装饰。它的基本做法非常简单,就是用尺规作图将平面划分成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的密铺,然后给每种多边形划出更精细的图案,这样就在更大的尺度上构成了秩序和韵律兼备的装饰图案,可以无穷的延伸下去,在伊斯兰文化中象征着永恒。

所以在埃舍尔较早期作品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探索多边形密铺的作品,较著名的比如《双鸟》、《鸟和鱼》、《骑手》、《蜥蜴》等等。在某些作品中,他还探索了渐变的多边形密铺,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昼与夜》、《天和水》。

在这里,密铺是一个几何学概念,表示用一系列的形状填满一个表面而没有缝隙,用一种或几种多边形周期性地填满一个表面是其中相当简单的类型,我们实际上还有一些更加复杂的变化:某些密铺只采用了有限种多边形,但是永远不重复,比如著名的“彭罗斯镶嵌”,可以从10个排列成五角星的三角形出发,在周围巧妙地布置多边形,形成一个不断膨胀的花团锦簇的“太阳”或者“星星”。

彭罗斯镶嵌在埃舍尔的作品中不多见,但是在伊斯兰建筑的马赛克拼贴中十分常见,以波斯语叫做“?????”,意思是“打结”,凡是使用五边形或者五角星的样式,都与彭罗斯镶嵌有关。

埃舍尔的版画缺少彭罗斯镶嵌有些可惜,但他还有更厉害的双曲抛物面密铺。

双曲抛物面又称马鞍面,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平面的内部相对收缩而扭曲后的结果,更直观的,桶装薯片取出来就是这个形状。

埃舍尔的这一系列作品统称“圆极限”,这是因为版画当然只能在平面木板上雕刻,为了表现双曲抛物面,就要设法构造一种映射——那么很容易想见,如果把双曲抛物面压扁在平面上,就会出现一个中央扩张,周围收缩的投影图案,抛物面上原本的直线都变成了曲线,原本在无限空间里重复密铺图案就变成了有限空间内逼近的分型图案。

具体在这个系列中,埃舍尔的灵感来自加拿大数学家哈罗德·考克斯特(Harold Coxeter,1907-2003)圆极限1和4采用了八角化六阶正方形镶嵌,圆极限2和3采用了交错八边形镶嵌,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幅作品《蛇》也与此类似——这恐怕是数学与艺术在历史上最亲密的接触了。

然而镶嵌或密铺又只是这位天才艺术家的一小部分主题,他的作品中还有大量的扭曲透视、正多面体、视觉双关,以及视觉悖论,《纪念碑谷》中有大量的场景都来自他的作品——但是限于节目篇幅有限,其它主题就留在今后吧。

回复「圆极限3」,观看一个用圆极限3制成的眩晕动画。

混乱博物馆正在寻找视频制作人和实习生,回复「招聘」,获取相关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