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性歌括》之半夏

 为什么73 2017-06-20

半夏是中医很常见的一药物,但是炮制很复杂,它在地下有块茎,属于天南星科草本植物

半夏辛温有小毒,采药的时候,别的药可以尝,但是这药千万别尝,生的半夏你要是尝一口,马上就会出现喉头水肿,弄不好能窒息,生半夏有毒。

半夏降逆化痰,消痰止呕,在中医里面用处非常广,很多方子里面都用半夏,比如小柴胡汤里面就有半夏。没经过炮制的叫生半夏,大夫从来不开生半夏,因为它有毒。半夏必须经过炮制才能使用

炮制过的半夏有几种:法半夏、姜半夏、仙半夏、半夏曲,炮制比较复杂,实际在古代没有那么复杂,都是后代搞得很复杂,实际上我们开方子用到的半夏也就这么几种,开方子不能两个字半夏,人家药房不知道给你拿哪一种,所以开方子的人一定要懂中药怎么炮制。

(1)清半夏

先用清水浸泡生半夏一到两天,每天换水,一直泡到半夏透了心,洗净,晾了,用生姜汁拌,一直生姜汁渗透到半夏里面。然后再用明矾粉腌这个半夏,腌三到四天以后,再将清水再倒进去,再腌三到四天,不需要换水了。

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要去半夏的毒性,这时候你再用嘴嚼这个半夏,看看是否有麻的感觉,但是又不是特别的麻,这就是合格了。然后继续腌,用清水洗掉明矾粉,因为明矾粉对人体不是太好,所以要洗净了。晾了,晾到七成干,切成片,晒了入药。清半夏又称法半夏,因为它是法制的半夏。

(2)姜半夏

其实跟清半夏制法比较相同,它是明矾粉腌制之后再用25%捣烂的生姜一起下锅煮,最后煮到透了心,用嘴嚼稍微有麻感,这就是姜半夏,又称为姜夏。姜半夏就是增强了它的降逆作用

(3)仙半夏

把清半夏放到露天下吸收露水5到7夜,一般在秋分之后。露水吸收完了之后,再切片晒干入药,又称为露制半夏,主要是露制之后可以增强润肺化痰的作用,药性平和,一般寒证热证都可以用

(4)戈半夏

麻黄、桂枝、细辛、川芎、陈皮、干姜汁,与淸半夏浸泡,加上明矾粉,泡几天以后晒干,增强了它的温性,所以温化寒凉的作用增强了,加强解表散寒的作用。

(5)半夏曲

半夏曲就是发酵的半夏面粉、红小豆、杏仁,再加上清半夏研成粉,然后再加上青蒿、鲜辣蓼、鲜苍耳草煎成的药水搅拌揉匀,装在模型的盒子里面压成大块,再切成小块,放在箱子内盖严,焖两三天发酵,发酵好了之后晒干就可以了。发酵要在35度,温度不能太低,因为它必须有酵母菌发酵,发酵之后它就叫曲了,它有化痰、和胃、化食、止咳、止泄的功效

(6)竹沥半夏

半夏和竹沥水拌了以后吸收,然后晒干,加强了清热痰的作用。

但是要注意,现在所有的半夏都用明矾制过了。其实在古代并不用明矾制,比如经方,张仲景用半夏,他那个时代半夏炮制非常简单,没有后世这么复杂陈修园认为半夏用白矾煮了以后,吃了以后容易吐而且容易酸心,他认为这个制法不好

在张仲景那个时代,他们怎么制半夏就用汤洗七遍,去咸,当然它比较麻辣了,因为毒性没完全去掉,所以现在人不敢吃,但是开药方用的就是它的偏性陈修园是清朝人,他怎么去用这个半夏呢他每年收生的干半夏数十斤洗去粗皮,以生姜汁、甘草水泡一日一夜,洗干净,再用河水泡三天,一天一换,然后滤干蒸熟了,晒切成片,隔一年用之,因为半夏是六陈之一二陈汤里半夏越陈越好,所以半夏一定要放一年以后再用很有效果。

半夏主要作用是降逆,它是太阴阳明少阳之大,是非常重要的一药。张仲景说呕者加半夏,痰多者加茯苓。从来没说过痰多加半夏,可见张仲景认为半夏主要是降逆止呕的药物。

半夏降逆气的同时还有升阴气的作用。为什么?因为半夏是夏天过一半的时候长出来的,夏天过一半就是夏至一阴升,所以它禀着一阴升的气,所以半夏有升阴气的作用这就是对半夏的深入理解,在《神农本草经》的时候会讲到这些问题

药物炮制的说法很多,不是说我们现在的方法就是最正确的只是相沿成习了吧,全国各地大家都这么干,你开药的时候半夏只有这么几种可以开。

医学三字经》的时候就讲过,大半夏汤不能用这种明矾过的半夏因为它降逆的力量就减弱了。大半夏汤半夏二升用的就是半夏降逆的作用。所以要是明矾制过的半夏,效果就不好了。但现在碰到这种病需要用大半夏汤的时候,也得用这种半夏,不能因为找不不用明矾制的半夏,我就不用半夏了肯定不行,先将就着用,以后有条件我们可以按照陈修园炮制半夏的方法试一试。

炮制不是说越复杂就越好最精细的炮制应该就是在北京地区叫京帮炮制又叫京通炮制就是特别细致的炮制。因为皇城天子脚下,所以什麽事儿都特细致越到外地,用生药就比较多,越到北京,炮制就越精细。

其实道家对这个炮制搞得也是非常细的因为道家爲了修仙成道所以对炮制研究的很细致的。雷公炮炙论》这本书其实就来自道家很多人不知道。

关于中药学问要活到老学到老的。因为这学问确实是很复杂的一门学问。一个是你要知道它古今的变迁还要知道现在市场的情况还要知道药性,就是最高的《神农本草经》的理论要知道这么多东西,真是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很深的一门学问。

有一些地方草药如果不是我们《中药学》里讲的,而是地方性的草药,这有什麽问题呢就是说有时候它往往只适合那个地区的人,拿到别的地区用,它就不太灵了,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常用的中药,尤其是常用的几百种常用药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