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

 无灯无月无影 2017-06-20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奴隶社会时已有儿童早期教育的主张,这些主张零散地记载在古籍中。胎教思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中国胎教始于距今3600多年前的周文王之母太任。刘向的《烈女传》记载了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之母注意胎教的事。贾谊《新书·胎教》篇中也具体说明了孕妇应有的举止行为。中国古代的胎教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基本主张:①孕妇要注意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多接近有利的环境影响;②孕妇要注意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绪和顺,心境平和即胎教;③孕妇要注意的事项包含于日常生活起居中,戒过饱,戒多睡,戒暴怒,戒食辛热及野味,宜听诗和琴音,宜看合乎道德规范与要求的图书等等。

总之,孕妇只有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保持良好的情绪并辅之以知识、音乐、道德的陶冶与教育,才能“生子聪明,才能贤德过人”。由于中国古代的胎教思想还涉及到胚胎学、营养学和生理学等理论,所以其知识面之广,学问程度之深,是其他学科无以伦比的。

早期教育思想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建立在“慈幼”的思想基础之上。“慈幼”即爱护儿童,这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在“慈幼”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早期教育。中国古代有“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俗谚,正好反映了从婴儿时期就应该开始进行教育的思想。孔子总结教育经验时得出“少成若天性,习惯自然成”的精辟结论;汉代的贾谊明确提出了“早喻教”的观点,认为婴幼儿心地纯洁,可塑性大,在婴幼儿的赤子之心还未受到外界环境的熏染时,先人为主,及早教育,就会受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②早期教育的原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在其所著的《颜氏家训》中提出了中国古代早期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抓紧时机,及早施教。他认为婴幼儿时期是认识的奠基时期,必须及早施教,方能健康成长,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婴幼儿处于“学期未充”、“精神未定”的阶段,可塑性大;二是幼儿精神专一,教习效果好。爱教结合,宽严相济。他指出,善于教育的父母必须能把慈爱与严教结合起来,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不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则往往偏执一端,或爱或教,只居其一,往往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父母对子女不能“无教而爱”,而是应将教育与爱护结合起来,应爱得其法。注重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他认为,人在少年时,神情未定,应注意家庭和周围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这与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的“人性如素丝,染于黄则黄,染于青则青”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说法具有同样的含义。提倡“均爱”,反对“宠爱”。他认为,子女都是父母的亲骨肉,父母对待子女应该平等爱护,一视同仁,而不应偏爱一个、厌恶一个。

早期教育内容①生活习惯方面。重视礼教,要求儿童对长辈必须谦卑、恭敬,不得恣情而行;培养儿童诚实正直的品质以及礼让的品德;鼓励儿童自幼积德行善,树立正确的志向;培养儿童讲究文明卫生的习惯。②文化知识方面。重视教给幼儿一些必要的知识,包括:数数、数日,教以岁、月、日、时,教以识字;主张遇物而教,重视幼儿认识环境和发展语言。③身体锻炼方面。要求按照幼儿生理发育的特点进行体育锻炼,“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

早期教育方法中国古人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非常注意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认识水平的特点来进行教育,讲究教育的方法。它包括:重视幼儿游戏,顺应幼儿的性情,引发幼儿的兴趣,注重言传身教、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

总之,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关于胎教和儿童家庭教育的宝贵的幼儿教育思想,其中的某些思想对现在的幼儿教育仍具有指导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