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解析柑橘生理性黄化

 强哥5fa4a80o6v 2017-06-20
营养元素缺乏、病虫危害、不良环境因素、根系问题、黄龙病等都会引起柑橘黄化。黄龙病单独提出,危害自不用笔者多说。但目前,大多数果农对于黄龙病都十分重视,所以实际上黄龙病在柑橘黄化中所占比例并不算太高,约30%左右。而剩下的黄化,绝大部分是生理性黄化,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不良环境因素
近年来,由于气候反常,低温、高温日数增加,使柑橘根系和枝叶经受较长时间的低温冻害和高温干旱伤害,引起黄化。雨季的涝害也会破坏柑橘根系,导致黄化的发生。

高温易导致日灼的发生,叶面上形成褪绿的黄色病斑,随日灼加重,黄斑变为褐色时,该部位的叶片组织死亡,遇雨水容易感染炭疽病,导致叶片脱落。

柑橘遇冷害,会导致新梢黄化,难以老熟。

涝害会使柑橘根系(特别是15厘米土层以下根系)霉根现象较严重,严重影响柑橘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后多出现黄化。

营养元素问题
柑橘缺锰症状

说起柑橘黄化,大家首先想到的缺素等营养问题。营养元素是植物生长与生产所必须的,一旦缺乏,根据元素的特性,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黄化现象。具体的柑橘缺素图谱,大家可以看一下之前平台**的文章,点击下面蓝字即可。

柑橘缺素高清详解

柑橘缺镁症状

缺素引起的生理黄化是最为常见的,施肥管理不当则是造成缺素的主要原因。

● 为追求高产施用了大量的速效肥
这样做,一方面降低了土壤质量,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引起元素间的拮抗,例如过量施用氮、钾肥引起柑橘生理性镁钙缺乏,土壤磷素累积导致柑橘锌、锰缺乏。

● 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和土壤改良培肥
有机肥中富含多种有效的中微量元素,但是仍有许多柑橘园不施有机肥,致使柑橘园镁、锌、锰缺乏引起的黄化现象频发。

● 没有针对土壤特性进行施肥
土壤类型不同,所含营养元素比例是有差别的。如红壤、黄壤、紫色土等类型土壤钙、镁、硼、锌缺乏较为普遍,石灰性土壤锌、铁、锰缺乏严重。下面列举一下柑橘主要产区的土壤特性,供大家参考。

广东:60%以上的柑橘园土壤缺钙、缺铜,几乎所有土壤的有效镁和锰都处于低量水平,一半以上的柑橘叶片缺少锌镁钙。

浙江和福建:80%的柑橘园土壤酸化,钙镁缺乏最为严重,锌锰钼缺乏也占较大比例 ,柑橘叶片镁、硼、钼,锌含量偏低。

湖北:50%以上的柑橘园土壤缺乏锌、镁、硼和钼,柑橘叶片也有类似的趋势。

湖南和江西:柑橘园土壤缺乏钙、镁、硼和钼较为严重,叶片镁、锌、硼和钼含量偏低。

四川和重庆:柑橘园土壤镁、锌较为缺乏,一半以上的叶片镁、锌、硼、钼、铜、锰含量处于低量水平。

广西和云南:柑橘园土壤镁、钙、硼、锌缺乏严重,柑橘叶片中锌、硼、镁铁含量偏低。

根系问题
根是植物适应陆地上生活而在进化中逐渐形成的营养器官。良好的根系能帮助柑橘吸收所需营养,如果根系不好的话,势必会影响柑橘树势,导致黄化现象的发生。

导致根系受损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 挂果量太大
因挂果多,糖和氨基酸类等光合产物营养多输送到幼果,根系缺乏营养。根系饿死继而腐烂,紧接着柑橘由青绿转而衰弱黄化,加剧烂根,一般毛细根、小根先腐烂。

● 管理不当,造成根系受损
在柑橘栽培中果农经常对树干和主枝进行环割来促花保果,过度环割后的树体,造成根系缺乏营养,损坏根系。

果园排水不畅,造成沤根严重。除草剂药害等引起根系缺氧而坏死腐烂。

施用化肥过多,或局部积累过多,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使用腐熟有机肥浓度过高等,出现烧根。

● 病虫危害
天牛等蛀干害虫为害,破坏木质部或韧皮部,造成营养输送受阻。根系缺营养而烂根,植株叶脉黄化,后期整株叶片变黄。

根结线虫危害柑橘根部,使老根瘤腐烂,根系坏死,而后树冠叶片退绿,树势衰退。

小结
其实,无论是环境方面、营养方面,还是根系方面,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还是柑橘树势的问题。柑橘树势好,根系才会发达,对养分的吸取能力才更强,抗逆性才能随之增强。

所以提升柑橘树势,营造良好的根际环境,改良土壤,增强柑橘抗逆性才是改善柑橘生理性黄化的本质所在。

除了加强果园栽培管理技术的同时,要注意根据土壤特性施肥;调理土壤,多施有机肥、生物菌肥,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在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机,配合海精灵生物刺激剂,达到保根促根的效果;在需肥较大的时期,如出梢、果实膨大等时期配合根外施肥,以保证树体营养,提升树势。

最后还是要说明一下,若是在黄龙病重灾区域,还是应谨慎、理性对待,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文章由农业助手团队整理编写,图片来源于海精灵体验用户与种柑人公众号分享,转载须注明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