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卖官鬻爵大肆横行之时,买一个县长当当,究竟需要多少钱

 昵称VChmUhmv 2017-06-20

卖官鬻爵这种事儿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43年,国内发生蝗灾,于是秦始皇发布命令,允许百姓交够千石粟米,便可进爵位一级,是为“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历史上卖官鬻爵大肆横行之时,买一个县长当当,究竟需要多少钱

在当时这种环境下,秦始皇这样的做法,相信也无可厚非。可作为一国之君,整日的声色犬马,将国库挥霍一空,却不节俭以渡过难关,反倒是另辟蹊径,把官职当做商品一样,明码标价,公开出售,甚至还讨价还价,这样的皇帝想必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存在了,那么他究竟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之前有文章也提到过的东汉灵帝刘宏。

《后汉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卖关内侯,假金印紫绶,传世,入钱五百万”,尝到了甜头之后的他,又别出心裁地设置了一个买卖官吏的交易场所,“开西邸卖官,入钱各有差”(《通鉴》),以官职的大小和任职地方的好坏来确定最终官价的高低,甚至就连三公九卿这样的重要职位,也一律明码标价,公开出售,是为:“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历史上卖官鬻爵大肆横行之时,买一个县长当当,究竟需要多少钱

可以说除了自己的皇帝位置不卖,剩下的全部都卖。如果一个职位买的人多,竞争激烈的话,那么还要进行投标,价高者得之。

那么当时官位的标价是如何计算的呢?据《通鉴》记载:“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也就是说他们是按照官吏的年俸来计算的:年俸两千石的官位,那么标价就是两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就是四百万钱。之后刘宏又专门建了一个仓库用来存放这些卖官所得,可谓是专款专用,全由自己一人挥霍,是为“于西园立库以贮之”。这和我们现在有些人偷偷在海外设立账户是一个性质,不同的是人家可以明目张胆的来。

那么年俸两千石的官究竟有多大呢?

历史上卖官鬻爵大肆横行之时,买一个县长当当,究竟需要多少钱

据现代《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史》一书的记载,汉代的一石等于27市斤粟,那么两千石就是五万多斤粮食。当时全国共分13个州部,它们的最高行政长官叫州牧,而这州牧的年俸恰巧就是两千石,此外还有郡守也是两千石。郡之下就开始设县,万户以下的设县长,万户以上的设县令。县长可以享受三百到五百石不等的年俸,而县令则是六百石到一千石不等。

所以说,在当时要想当个县长最少也得花上三五百万钱,那么这个数字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是多少呢?

据《汉书》记载,当时的米价,每石大概是20到80文钱不等,之前我们说了1石差不多是27市斤的粟,这样一算的话,大概一文钱可以买半斤米。现在的米价差不多1块钱1斤(物价这玩意儿谁也吃不准,所以不要这上面纠结),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大概汉代的2文钱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1块钱。

历史上卖官鬻爵大肆横行之时,买一个县长当当,究竟需要多少钱

所以说县长这个职位大概也就两三百万人民币吧,如果放到现代,这点儿钱根本就不算什么,那还不是大把的人抢着要啊!不过在当时经济条件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个价位其实已经很高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反正咱老百姓是买不起的。

那些个不惜血本花重金去买官的人,自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们为了捞回本钱,只能是变本加厉地去压榨百姓,从而赚取更多的钱,买更大的官。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再加上汉灵帝的荒淫无道,朝中宦臣弄权,朝纲败坏,以及当时全国多发地震、水旱蝗灾,病疫流行,一时间民不聊生,最后百姓只有揭竿而起了。

历史上卖官鬻爵大肆横行之时,买一个县长当当,究竟需要多少钱

编后:古历小军(gulixiaojun)的微信公众号同步开通啦,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订阅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