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爱你的人,有哪些表现?

 愿意挣扎是选择 2017-06-20

究竟什么才是爱?

来自和书

16:12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安然朗读音频


 ▏西风南浦   主播 ▏安然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共读《少有人走的路》的第二部分:究竟什么才是爱?

即第78页到第149页。

 


爱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还活着,就离不开爱。

 

我们很难给爱确切的定义,也很难接触到其本质。不曾有谁给“爱”下过真正令人满意的定义,这恰恰证明了爱的神秘。

 

爱分成许多种:肉体之爱、精神之爱、手足之爱、完美的爱、不完美的爱。

 

而作者给爱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虽然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爱,却不一定懂得什么才是真爱。想要了解爱的本质,我们可以先一起来看一看,什么样的情感不算是爱。

 

古往今来,关于“爱”,有过各种荒谬的认识。


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男女恋爱,尤其是把坠入情网当成是爱。坠入情网的人,常常激情洋溢地表白:“我爱他(她)!”其实,这只是一种主观愿望罢了。

 

比如,你完全可能爱上某个与你毫不相称的人,并对对方产生深深的依恋。与此同时,也许另一个人各方面都很出色,值得你全身心地去爱,你却始终不能坠入情网。

 

就像心理医生可能对病人产生恋情,病人也可能不自觉地把情感寄托在医生身上。但是基于职业操守,医生不能把病人当恋爱对象。

 

张太太出于内疚乃至罪恶感,对丈夫言听计从。她说:“当初和他结婚时,我没有真正爱上他,我只是假装爱他而已,我觉得对不起他,所以尽管他有很多缺点,我想我都应该忍受。我没有权利去抱怨什么,我欠他的太多了。”

 

这些都是由于一种情感上的冲动造成的,所以,坠入情网不是爱,它更像是一种幻觉,一种冲动,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消除寂寞。

 


 二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对爱的误解,就是将依赖当成真正的爱。

 

例如,有些失恋者痛苦地说:“我不想再活下去了!我没有了爱人,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我是多么爱他(她)啊!”

 

其实这不是爱,而是过分的依赖感。

 

确切地说,那是寄生心理


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意味着你是个寄生者,而对方是寄主。你们的关系和感情,没有自由的成分。你们是因为需要而不是爱,才结合在一起的。

 

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

 

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在所有心理失调现象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只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甚至没有精力去爱别人,如同饥肠辘辘者只想着向别人讨要食物,却不能拿出食物帮助别人。他们寂寞和孤独,永远无法体验到满足感。

 

有一个女孩子,既年轻又漂亮,而且聪明过人,从17岁到21岁,她同数不清的男人有过暧昧关系。她走马灯似的与男人交往,而那些男人进入她的视线,又从其视线中消失。

 

她总是想用别人的爱来填满自己的空虚,根本不在乎对方的性格或人品。

 

她甚至当着我的面,对认识的男人赞不绝口:“我知道,他没有正当职业,而且经常酗酒。可是他很有才华,我也觉得他关心我。他就是我需要的、那种适合我的男人。”

 

事实上,她的选择仍旧是失败,不只因为她选择的人本来就有问题。问题在于,不管和哪个男人交往,她都过分依恋对方,爬藤一样把对方越缠越紧。她逼迫对方向她表白感情,与对方寸步不离。

 

这位姑娘的特点就是典型的消极性依赖心理的特征之一,也恰恰是缺乏真正的爱的表现。


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可能使我们强烈地亲近某个人,表面上我们与对方彼此深爱,实际上,依赖与爱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除了依赖感之外,强加的关心也不是爱。给予者以“爱”作为幌子,只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回事。

 

例如,现在很多家长喜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报各种兴趣班,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意愿和喜好。


而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好,这种强加干涉的情感,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家长单纯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或者为了某些功利的目的而为。

 

同时,还有很多恋人喜欢改造自己的另一半,将另一半搞得苦不堪言,其实都是自私的行为而与爱无关。

 

同时,仅仅靠语言表达的爱,也不是真正的爱。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

 

不少人声称富有爱心,充其量只是渴望爱的感觉,他们所做的事情,没有爱的成分,甚至具有破坏性。把真正的爱与爱的感觉混为一谈,只能是自欺欺人。

 

一个整天酗酒、不管妻儿的人,可能眼含热泪对酒吧侍者倾诉:“我爱我的家人。”真正有爱心的人,即使面对他不喜欢的人,也能表现出爱的姿态,他们心中蕴藏的爱,才是真正的而非虚假的爱。

 



讨论了以上几种“非爱”的表现,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呢?

 

第一,  爱的重要体现形式是关注,关注最常见和重要的方式是倾听。

 

我们爱某个人,一定会关注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我们对对方的关注,是出自自我意愿、摒弃惰性的行为。

 

有一位30岁的专业人士,因过度缺乏自信而患上了忧郁症。他清晰地记得,同样是专业人士的父母,几乎从不听他讲话,偶尔勉强聆听,也总是抱怨他说话啰嗦。

 

22岁时的一件事,最令他痛苦和伤心。当时,他写过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父母也表示很骄傲。


但遗憾的是,他故意放在客厅的论文影印本总是被父母视而不见。尽管他再三暗示父母:有时间去读一读,但他们根本未曾翻过一次。这种缺乏被关注的感觉,导致了这位中年人的心理上的缺失。

 

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二,爱需要勇气去坦然行动。

 

小丽失恋以后很受打击,从此尽力避免与人接触,不想冒险与别人打交道。就连吃午餐时,她也不会离开座位与旁边的人进行交流。她几乎没有任何朋友,总是一个人步行回家。

 

到了周末下午,她可能独自去电影院。即使有男性对她表示出好感,而她对那个男性也不排斥,但她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拒绝。

 

她已经失去了坦然去爱的勇气,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而事实表明,一些大胆对自己喜欢的人表达爱意的人,恋爱的成功率也会更高。

 


第三,爱需要自尊自爱,独立自主。

 

追求独立自主,本身就是自尊自爱的体现。人尊重自己,才不愿得过且过。

 

以我本人为例,父母很早就传达给我这一信息:“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有价值的人。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你努力而且敢于冒险,我们始终都会支持你、爱你。”

 

父母的爱,给了我安全感,教我懂得什么是自尊自爱。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就没有勇气自主选择前途,就会一味被动地接受他们安排的生活模式。

 

一个人必须大踏步前进,实现完整的自我,获得心灵的独立。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且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

 

第四,爱需要充分投入。

 

充分投入,是真正的爱的基石之一。全身心的投入,即便不能保证情感关系一帆风顺,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一个人将精神贯注于某种事物之初,其感情投入可能非常有限,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她)就会投入更多的感情。

 

例如,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和自我完善过程中,也会跟着一并走向成熟,对于双方都是大有益处。

 

有的人认为,父母为子女经受痛苦与牺牲,是一种殉难行为,甚至是自我毁灭,这完全是危言耸听。实际上,父母的收获可能远远大于子女。父母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子女的变化,就不会与时代脱节,对其晚年人生也大有益处。

 


第五,爱不是随便指责,而是自我反省,避免冲突。

 

真正具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批评别人或与对方发生冲突,他们竭力避免给对方造成傲慢的印象。

 

真心爱别人,就会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会轻易地对心爱的人说:“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比你更清楚怎么做更合理,知道什么对你更有好处。”

 

行使爱的权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甚至要冒很大的风险。你的爱越深,就会越加谦逊,而不是自私和傲慢。

 

以上,就是关于真爱的五个特点。

 

好了,今天关于“爱”的话题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反思一下,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去爱自己珍视的人。

 

明天,我们将一起共读下一部分的内容:人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信仰?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