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思邈诊治“痰证”之二:胆腑受邪,亦可酿痰,邪在胆,逆在胃

 孙富文 2017-06-20

孙思邈诊治“痰证”之二:胆腑受邪,亦可酿痰,邪在胆,逆在胃

专业医学团队,只为优质内容,请点右上角关注!

柳亚平,潘桂娟

2、胆腑受邪,亦可酿痰

孙思邈诊治“痰证”之二:胆腑受邪,亦可酿痰,邪在胆,逆在胃

【温胆汤】流传千古至今,被公认为治痰名方,但孙思邈创方之初却是用以“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并解释说“此胆寒故也”。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腑”篇所收的其他方剂,如【半夏汤】【千里流水汤】也运用了化痰法。这一现象提示:孙思邈,或者可以说隋唐时期的医家们,认为胆病与痰证有关。

透过孙思邈对胆腑和胆经病证的描述,也能隐约看到痰证的迹象。如“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咽中介介然数唾……足少阳之脉是动……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

其“咽中介介然”应该是梅核气的临床表现,其病机后世医家常解释为痰气交阻;

  • “数唾”描绘出病人经常吐痰的情景;

  • “心澹澹恐如人将捕之”也是胃脘痰饮潴留,上凌胸膈,心气受迫之症状;

  • “马刀挟瘿”则为痰核壅滞经络出现的肿物。

以上种种表现都是痰证与胆病相关的征象。

其实,痰并非直接出自胆腑,正如古今医家达成之共识,生痰之源仍在脾胃。胆与痰证的相关性,主要由胆与脾胃的五行生克关系辗转而来,这就是孙思邈讲的“邪在胆,逆在胃”。

孙思邈诊治“痰证”之二:胆腑受邪,亦可酿痰,邪在胆,逆在胃

前面已谈到,孙思邈的痰邪生成论是:脾胃受风,土陷不能堤水。他继承了《黄帝内经》的脏腑五行生克体系,遵照“风气通于肝”之说,结合隋唐时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的辨证思想,将风冷久病诸疾笼统归为胆腑病证。

所以《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腑方”篇有“万病丸散”一节,下属诸方大都治疗风冷痰饮衍生的各类病候,如【芫花散(大排风散)】【耆婆万病丸】【仙人玉壶丸】之类通治百病的方剂。由此观之,将【温胆汤】列入胆病方剂之流,在隋唐医家眼中完全是合乎情理之事,因为痰饮虽生于脾胃,然因风冷而起,故风冷痰癖之证皆归为胆病。

但也有人说【温胆汤】的药物组成总体上起清热化痰作用,何以孙思邈认为是胆寒。对于胆寒之界定,孙思邈讲“胆虚寒: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趾不能摇躄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流流,名曰胆虚寒也”(《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

既然称“温胆汤”,那么上述胆寒之临床症状理应出现,这一点“胆寒”二字和方名就已不言而喻。

孙思邈诊治“痰证”之二:胆腑受邪,亦可酿痰,邪在胆,逆在胃

下期:孙思邈诊治“痰证”之三:胸膈之痰,化热动风,痰饮也是眼病的诱因之一

欢迎关注本头条号,不要错过下期内容。

请点关注,获得更多专业中医内容。

友情提示:各大应用商店搜索下载 “中医智库” App,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