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埋藏多年的“思维导图”学习法重出江湖,造就不同凡响的学习体验

 游钓江湖xynk7r 2017-06-20

在很多年前,我在国外求学时就听说过“思维导图”,但当时知晓的人不多,而且流传也并非广泛,当时只知它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习更简单,更高效。

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所有教授,学子都只信奉一种学习概念,那就是刻苦,再刻苦!任何的方法都是投机取巧的方式,不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很遗憾,我当时错失了此类学习方法,导致走了很多学习上的弯路!

而近几年来,思维导图传入国内,不少学校,各种教育机构开始研发学习它,很多学生也充分体验到学习竟能这样的轻松,这是在以前所想象不到的。

最近也有家长在微信中私聊我到底怎么学?

不少读者可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把如此怪异的两张图发在这里,下面我解释一下:

这两张图是达芬奇的笔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很多的图画、代号和连线,这或许是达芬奇有超级头脑的秘密。

一位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力量和潜能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秘密,顺藤摸瓜,后来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工具。

下面谈谈如何理解思维导图。要想知道大脑如何思考,真是一件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思维导图就是呈现大脑思考的工具。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思维都不一样,画出来的导图也不同,因此思维导图没有好坏高下之分。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它的本质就是发散,是水平性的思考。比如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样描述爸爸:年龄48岁,穿42码的鞋,血型是o型,脾气好,很勤奋,小朋友甚至会联想到奶奶去世。这种跳跃思维其实是孩子天然性的思维方式,散乱的意识存在于孩子的大脑当中,借助于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能让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集中呈现出来。

理解思维导图的第二点是逻辑关系,思维导图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达出来,比如上边一级对应下边两级,这种层级关系就是逻辑关系,通常以金字塔结构的形式呈现,以上统下。

通常,特别小的孩子不能独立完成分类和建立层级关系,需要大人来协助完成,但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恰恰要在这个阶段完成,这一点很重要。

理解思维导图的第三点,是思维导图充分运用了左右脑机能,图文并茂。人类的大脑是左右分工协同工作,思维导图充分运用主题关键词、图像、颜色,顺应了人类大脑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从而开启了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包括五要素:中心图案、分支、关键词、图像和色彩。

中心图案代表的是主题,你或者是你要达到的目标,为了便于记忆,通常以图片形式出现。为什么?一幅图画抵得上一千个字。图画还能激发想象力,图画越有趣,你越能全神贯注,大脑会越兴奋。

再说分支和关键词,描绘时要逻辑层次清晰,关键词要准确、写在线上。线条由粗到细,这是在模拟人类大脑神经元的状态,根部粗,末梢细。分支通常以曲线绘制,因为大脑容易对直线感到厌烦。曲线和分支就像大树的树杈一样会吸引孩子的眼球。

关于图像,关键记忆图片是发挥大脑潜能的秘密所在,特别是小孩子写字能力比较弱,他们的思维本身就是画面,画草图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图画呈现孩子的大脑思维。

最后是色彩,艳丽的色彩可以让孩子的大脑更开心地工作,所以通常建议用马克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绘制思维导图。

中心图案代表的是主题,你或者是你要达到的目标,为了便于记忆,通常以图片形式出现。为什么?一幅图画抵得上一千个字。图画还能激发想象力,图画越有趣,你越能全神贯注,大脑会越兴奋。

再说分支和关键词,描绘时要逻辑层次清晰,关键词要准确、写在线上。线条由粗到细,这是在模拟人类大脑神经元的状态,根部粗,末梢细。分支通常以曲线绘制,因为大脑容易对直线感到厌烦。曲线和分支就像大树的树杈一样会吸引孩子的眼球。

关于图像,关键记忆图片是发挥大脑潜能的秘密所在,特别是小孩子写字能力比较弱,他们的思维本身就是画面,画草图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图画呈现孩子的大脑思维。

最后是色彩,艳丽的色彩可以让孩子的大脑更开心地工作,所以通常建议用马克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绘制思维导图。

绘制方法

下面介绍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包括绘制工具和绘制步骤。

在规制工具的选择上,我建议准备如下用具:针管笔(用来写字)、彩色笔、马克笔、素描本(尺寸不限,内容多可以选择A4大小,内容少可以选择B5大小)。

在绘制步骤上,首先关于主题要发挥联想,收集大脑中当中的相关信息,比如说孩子要做一个周日的计划,他脑中可能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可以使用气泡图让孩子把发散性的想法表达出来。

大家看这个图,这个孩子要干的事情很多,他必须得写作业,同时想骑自行车,看电影,画画,还想帮妈妈做家务,给妈妈捶背,另外还要跳绳等。不管有多少事情,要让孩子把所有的信息点表达出来。

接下来进入导图绘制阶段,分成了四步:

第一步,在中间画中心图案。可以在网上搜索参考图片,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画一个脑中的形象,若实在画不好,可以写大一点的有色彩的字来表达。

第二步,画第一级分支,她是先后顺序或流程节点或事情的分类。像刚才的气泡图,把孩子联想到的一天要做的事情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了运动类、学习类或饮食类,通过一级分支来表达出来。

第三步,画二级以上内容,她是一级分支的详细描述、具体的事物和标准。比如刚才的气泡图,一级分支是“玩”,二级分支包括“自行车、跳绳、看电影、跟小朋友一起玩”,在“跟小朋友一起玩”这个二级分支下,还有三级分支“泥塑和画画”。

第四步,加图标,画图标。像刚才的图,可以画上餐具、自行车、小房子,一般画五个以上的图标。加图标不单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引起孩子的兴趣,如果用于学习,则会加深记忆。

关于最强大脑养成的思维训练,一共分为4个方面:发散型练习;逻辑性练习;抽象定义视觉化;记忆训练。

第一、发散性练习

我们一起做一个练习,主题词是苹果,大家发散思考,会联想到什么?你会想到苹果树,进而想到开花,太阳,温暖,家人,快乐,幸福。也许你还会想到手机,乔布斯,科技,创新,执着,努力,成果。你可能还会想到牛顿,万有引力,物理,物理不及格的痛苦。当然,还可能想到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皇后,国王,王子,灰姑娘。这个联想过程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来就是一张发散性的思维导图。

父母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和孩子一起做类似的头脑体操,就会训练出大脑柔软度极高的孩子,绝对不会出现开篇描述的那些大学生“换个角度就不会答题”之类大脑僵硬的状况。

第二、逻辑性练习

第二个训练是逻辑性练习。我们再来做一个练习,主题词是食物,你问问孩子会想到什么?孩子们会想到饺子,汤圆儿,窝头,花卷儿,面包,汉堡,面条儿,麻辣烫,肠粉,薯条等。首先可以用气泡图记录,或者简单地写在纸面上。

然后最重要的是什么?进行逻辑性训练很重要的一步是进行分类,可以把食物按照蒸煮烤炸进行分类,那刚才联想到的具体食物都可以一一归队。

孩子进行联想的时候,内容本身是散乱的,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逻辑章法,这是很好的对孩子大脑进行的柔软性训练,可以训练思维的广度。

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进行逻辑训练,对联想到的内容进行归类分组、建立层级关系,在逻辑训练的过程中,孩子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共同进步发展。

第三、抽象定义视觉化

第三个训练是抽象内容视觉化的学习方式。孩子的学习中很多是抽象内容,特别是数学学科,对于喜欢形象思维的孩子来说,数学就像天书一样难理解。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孩子容易理解抽象化的知识?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实现。

举一个例子,小学高年级要学习百分数,其中利率和税率是两个非常难理解的概念,可以通过图像的方式来简单理解这两个概念。大家可以比较文字和思维导图两种形式,单纯的文字很枯燥,而图示化之后就很好理解。

“税率就是我们自己赚了一部分钱,其中交给国家的叫做税,交多少的比率就叫做税率。利率就是自己一大丢丢钱,可以有一个钱生钱的方法,把它存银行,我们取的时候,就可以取到更好的钱,其中比本身多的就叫做利息,自己原来的钱就叫做本金,多多少的比率叫做利率。”

第四、记忆训练

第四个训练是记忆训练。正如背课文的例子,一篇纯文字的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展现,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就像记忆触发器,帮助孩子迅速抓取具体的记忆并激发新的想法。

人类的大脑善于思考,并不善于记忆。比如,记忆萝卜,白菜,茄子,土豆,黄瓜,西红柿,番薯,芋头,黄瓜,黄豆等,你会发现,超过七样就很难都记住,但是,如果进行逻辑分类,并且通过图形、颜色表达出来,就容易记住。将文字图像化是记忆信息的关键,也是释放大脑潜力的关键。

思维导图延伸的几种形式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思维导图的形式,特别是低年龄段的孩子容易掌握和上手的形式。

★气泡图

刚才举的很多例子是用的气泡图,简单说就是用气泡图案捕捉孩子大脑当中的信息点。气泡图比较适合低龄的孩子,是使用比较多的一种基本图形,结构简单,逻辑只有一步,可以引导孩子多维度思考问题,找出事物的多种特征,训练方向性的思维,也可以帮助孩子多角度描述一件东西。

比如说,描述一个外星人,有大眼睛,有天线,坐着飞船,鬼鬼祟祟,就可以用气泡图来展示。

★双重气泡图

这种图稍微复杂一点,两个交叉的气泡可以帮助孩子理清两种事物的差别和相同之处,在孩子学习中的用途非常广。比如,比较苹果和南瓜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为:都是种子、都是圆的,等等。不同点为:苹果长在树上、南瓜长在藤上,南瓜比较重,苹果是红的、南瓜是橘黄色的,等等。这些信息可以用一张图展示。

★圆圈图,定义一件事

第三种是圆圈图,主要用于把一个主题展开来联想和描述细节。有一大一小两个圈,小圈是主题,外面的大圈是和这个主题有关的细节和特征。圆圈图跟气泡图有点类似,但对小孩子来说更容易掌握。

举一个幼儿园练习的例子,主题是沙滩,能联想到什么?外面的大圈里是联想到的内容:螃蟹,鱼,遮阳伞,海草,游泳衣,海豚等。

上图中的右图是反着来的,先画外面大圈的内容,让孩子根据大圈内容的特征去推断主题,比如外圈是西瓜,橘子,香蕉,它的主题就是水果。这种思维训练的方式非常适合小孩子。

★树状图,分类和归纳

第四种是使用树状图进行分类和归纳,通过一个主题、一级类别、二级类别等帮助孩子整理和归纳知识。举例来说,可以通过树状图去归纳海陆空交通工具。

★流程图,弄清先后顺序

孩子们可以通过流程图从先后顺序的角度去分析事物的发展及内在联系,流程图主要用来列举顺序、时间、过程、步骤等,其中每一个圈表示事物发展中的一个步骤,能够帮助孩子来解释事件发生的顺序。还是用一张图来举例。

可以看到,这张图的中心画了一棵树,小鸟站在树上面,周边的箭头表现的是流程:种子发芽,小树长大,然后循环下去,

成年人对流程图并不陌生,平时工作中多多少少会用到。如果让孩子较早接触这种图,即使孩子还不会写字,但可以画出来,对孩子的大脑是很好的训练。

思维导图的基本形式和应用相对简单,需要孩子们花一些时间去深入理解和使用。画图简单,但理清思维却并不简单,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思维会越来越严密,导图会越来越复杂,变幻无穷,父母在帮孩子画导图的过程当中也会感到其乐无穷。

说到底,画思维导图本身不是目的,理清思维才是目的。在理清思维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得到了训练。

想要系统学习思维导图方法的可以微信私聊找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