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过去发展主要依赖大量的要素投资驱动,依靠国际市场,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吃了一些资源环境的老本。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出口下降,人口红利在削减,资源能源压力变大,长期以来以投资驱动为主要战略导向,投资回报率在降低,同时也带来了产能大量过剩和社会资源闲置浪费,这种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调。按照欧盟的研究结论,发达国家资源闲置率达40%,新兴市场国家可能更高。大力发展分享经济可以很好地解决产能重复过剩问题,开拓了重新利用闲置资源和提高配置效率的新视野。我国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将转向依靠创新驱动,依靠大数据驱动,大数据将成为战略性资源,将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大数据也将是促进生产力变革的基础性力量,以大数据驱动经济发展,重构生产过程,实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分享经济正是大数据驱动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它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外部资源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而是充分调动使用现有的闲置资源。大数据驱动发展的分享经济将成为对冲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动力,给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新动力,分享经济必将开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发展分享经济要排除与分享经济不相适应的信息技术障碍、所有制障碍、既得利益障碍、体制机制障碍等的阻力,打破要素垄断,为分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但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分享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来自于体制机制的障碍,因为分享经济所需要调动的沉睡闲置的社会资源,往往是分散在社会各个领域,而这些领域都是被传统的地域、行业的管理体制所束缚,无法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大循环中。长期形成的管理体制衍生出了固化的管理惰性与管理模式乃至利益藩篱,制约了当前分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空间。由于分享经济促进了整个社会发展,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面对分享经济的浪潮来袭,管理部门要敢于打破传统的管理思维束缚,摈弃现有的管理体制和部门利益。分享经济的核心是信用,它提高了社会的效率,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分享经济由于参与面广,调动资源大,原有政府单一的监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治理需要,市场秩序的监管和维护将主要依靠和发挥市场自身调节机制,应该充分利用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媒体、公民监督等社会主体力量实现对分享经济的秩序治理和信用维护。互联网平台上的支付手段、评价体系日趋成熟和完善,也极大地遏制和阻止了信任危机的发生,从而为分享经济保驾护航。分享经济能否迅速发展起来,取决于新型的治理体系和配套措施的完善程度。发展分享经济还要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观念,分享经济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的需求缺口,而推广分享经济最大的挑战则是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这需要从根本上提升移动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诚信体系和良好环境。 以大数据战略推进分享经济的发展。大数据和分享经济的关系可谓是一对天然的“孪生兄弟”,分享经济正积极快速地向传统各个行业渗透融合,分享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有力支撑,大数据正成为推动分享经济向前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大数据”“网络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将进一步助推分享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家层面正在积极布局和实施大数据产业政策,将有力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预测,2015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115.9亿元,增速达38%。预计2016至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还将维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鼓励大数据行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亦不断落地。在大数据的黄金时代,大数据的发展为分享经济提供了可靠基础,提高了分享经济发展中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快速找出事物间的相关关系,能快速做出决策。各地方政府要着力加快推进大数据建设,加快大数据产业化高速发展,解决各部门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开放,加强大数据动态的跟踪研究,切实建设数据政策体系、数据立法体系、数据标准体系,围绕大数据进行产业升级和布局,将极大地促进分享经济快速繁荣发展,带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浪潮。 西线学院大数据领域实战型人才孵化与培养是国内领先的专注于大数据领域实训业务的实践者,通过线下、线上以及混合式教学最大程度的为学员提供学习的便利性。同时为IT教育培训行业以及企业提供大数据人才的定制化训练和推荐服务,为教育领域提供差异化的大数据内容输出,为大数据行业人才制定行业标准和认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