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岐区张溪村—机关一幼—学宫—太原第—西山寺—西区长洲村 石岐,古称“铁城”。从香山到中山的演变,石岐几乎一直是中山最繁华的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中心。 漫步在石岐街头巷尾,西山寺、古城墙、老榕树、旧牌坊……不经意间,总能与历史撞个满怀。香山的“胎记”,在这里仿佛伸手可及…… ★中共中山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旧址(石岐区莲兴社区莲塘路8号中山市第一幼儿园内(原郑氏公祠)) ★张溪革命传统展览馆(位于石岐区张溪村梁氏大宗祠内) ★中共中山县工委活动遗址(石岐区学宫遗址和泮水桥位置,即今孙文东路中山市人民医院内)
★隐士祠——长洲战时服务团团部旧址(西区长洲社区松柏林大街50号隐士祠) ★长洲黄氏大宗祠——中山一区游击训练班旧址 (西区长洲社区西大街8号) 如果你第一次来中山,恰好乘坐城轨动车,从铁路高架桥走下地面,脚踏实地的第一步,就踩在石岐区张溪村的土地上。一路向城区进发,人气最旺的大信·新都汇商圈、最纯粹的中山风味菜馆、五星级酒店……各类现代化元素纷至沓来,不过,我们仍没走出张溪的商圈。 在大信·新都汇西侧有一座白衣古寺,又名白衣庵、观音庙、紫竹禅林。它坐落在庵前山上,关于这座中山名刹,有诗赞曰:“古树盘冈路,高台出赤霄;鸟飞平野出,云起乱山椒;霁色融朝雪,钟声落暮潮;乍登孤兴发,相与惜陵苕。” 白衣古寺为硬山式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架构,墙上饰有灰雕,保存着显著的明清时代特色。 ★1938年冬,中共张溪党支部成立。 ★1939年初,中共中山县委搬到张溪乡河北大街梁沛洪家内办公。 ★1943年11月,黄峰当选为张溪乡乡长。中共珠江特委书记梁嘉指示让黄峰去当这个乡长,而且一定要做“白皮红心”。黄峰挑选了一批党员担任乡中职务,该乡的党、政、军、财、文都掌握在地方党组织手里。 ★1944年,张溪乡民用投禾虫票的款项,买了一挺机枪送给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
“中山新十景”中,石岐区有3个景点上榜,分别是仁山玉宇(孙中山纪念堂)、阜峰文笔(烟墩山七层古塔)、老街新韵(孙文西步行街)。其中,孙中山纪念堂位于老石岐的中心位置。整座建筑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格,从高空鸟瞰,是“中”字;从地面平视,则是“山”字,以资纪念这座城市诞生的伟人——孙中山先生。 步出纪念堂,沿着孙文中路往前走,百米开外就是西山寺。其原名仁寿禅林,又称仁寿寺。也称武峰、第一峰。西山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乡贤读书之所;改为寺院后,延僧居之,距今已逾400年。 西山寺脚下,便是“老街新韵”孙文西步行街。这条老街是中山的地标,两旁坐落着经历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建筑群,至今保存着精湛木雕、灰塑等中西合璧建筑体,以及南洋风格的骑楼,凝聚了中山海外侨胞的乡情。 漫步步行街,不经意间转弯,就能攀登烟墩山。“阜峰文笔”烟墩山七层古塔,就坐落在山顶。它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是一座七层八角的砖砌花塔,传说是为了改变当时香山县的贫穷面貌而建。登高眺望,石岐风光尽收眼底。不远处,岐江河两岸胜景更蔚为壮观。
【郑氏公祠】1937年,中共中山县工委在郑氏公祠宣告成立。郑氏公祠位于孙文中路东侧起点、今中山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内,红墙绿瓦,“金”字屋顶。 【学宫】机关一幼南侧、今中山市人民医院内,曾是学宫所在地,现存石桥一座。学宫曾是中山县立第一小学,也是中共中山县工委的活动旧址。1940年3月,日本侵略者占领石岐,一直以学宫为指挥中心,司令部、大队部等先后设于此地,直至投降才退出。 【太原第】此地为中共中山县委第一次武装工作会议的旧址。会议决定,县委的中心工作就是加紧准备武装斗争,以五桂山作为将来的游击根据地;并以中中别动队为基础,建立一支县委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试行领取地方团队番号发展抗日武装,“挂国民党的牌,办共产党的事”。
“万顶中间螺髻青,人家环绕住升平。鹤汀凫渚虽烟雨,长有渔歌牧笛声。”元代香山知县黄棠饱览长洲美景,留此诗句,于是,中山西区长洲村一带,便留下“长洲烟雨”别名。 长洲烟洲小学,保留着一座烟洲书院,是全市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步入书院,大门正中的挡屏,图案取“鲤鱼跃龙门”之意。绕过挡屏,天井豁然开朗,一根横梁上还用绳子吊着古铜色的铃钟,成为烟洲书院的标志物。书院仍保存着古代的教书育人格局:20多套古色古香的暗红色课桌凳排成几排,先生的戒尺放在案台,书院两侧挂满木雕的《诗经》《百家姓》《三字经》词句……烟洲小学的小学生,至今仍在这里上书法课。 烟洲书院旁,便是长洲黄氏大宗祠。清幽淡雅的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三开间三进布局,两边附有厢房。一如珠三角地区其他祠堂的装饰风格,黄氏大宗祠同样呈现了精湛的灰雕、木雕和砖雕技艺。尤为称道的是蚝壳墙,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呈现中山咸淡水交融的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 抗战时期,中共长洲支部在组织发动群众抗日活动中起了核心作用。 【烟洲书院】是中共中山县长洲乡支部活动的地方。 【松柏林隐士祠】位于西区长洲社区松柏林大街50号。1937年底,在中山县立一小执教的中共党员黄锦棠与其弟黄煜棠,以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形式,发动了300多名家乡青年参加战时服务团,设团部于该祠堂内;先后发展了黄鞅、黄社雄、黄江平、黄衍枢等青年加入党组织,成立了中共长洲支部。 【黄健故居】位于西区后山社区后山大街74号。1935年,黄健通过自编抗日教材、教唱抗日歌曲、排演救亡话剧等,向学生灌输民族气节、爱国思想,培育了不少抗日救亡的种子。其中,不少骨干分子后来成为中共党员和广东抗日战场上的骨干。 【黄氏大宗祠】1939年初,中共中山一区区委在黄氏大宗祠举办游击训练班。学习班的学习资料主要用黄峰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带回的文件、书籍和笔记。参加训练班的有六七十人,其中不少学员成为中山抗日武装斗争的骨干。而黄江平、黄鞅等领导的长洲乡警队,成为中共中山县委所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之一。 石岐有什么好吃的呢?石岐佬位于石岐区康华路。去石岐区必去食店之一 ,中山著名餐馆之一,人比较多。餐馆主要经营中山本地各乡镇特色小菜为主,石岐佬的顶级靓乳鸽远近驰名。另外,阿炮美食城就在中山五路,环境挺好,前面的大坪更适合晚上做宵夜!阿炮在中山立足多年,一直以咸猪骨粥和宵夜出名!价钱一样公道,是中山实惠的店子之一。还有一个不错的去处——雀鸟轩!雀鸟轩的乳鸽做法与传统不同,不是生炸,也不是红烧。而是采用瓦锅盐焗—以粗盐覆盖着食材,用砂锅焗制,香口惹味却不上火。据说它是老板起家时的招牌菜哦! 来源:《中山红色之旅》中山党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