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梁平

 雨思书乐馆 2017-06-21

重庆东北部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那里有川东地区最大的平坝,坝上盛产柚子。有满山葱绿的慈竹和用慈竹制作的柔软丝薄的竹帘画。有佛教名寺“双桂堂”。它就是梁平县。在西魏元钦二年(553),始名梁山县。解放后,1952年12月3日,因与山东省梁山县同名,改名梁平县。

2016年11月19日,来到梁平新盛镇,见到这棵有千年树龄的黄桷树,脑海里立即蹦出那句成语“参天大树”。它树干粗壮,远远望去虬枝参天,来到树下抬头仰望,只见树叶在空中随微风轻舞,不由想起纳兰词:“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叶而吟风”,此景此意纳兰有之,而今我也感之,幸哉!

明月河喷雪桥边的黄桷树,立于梁万古道上,这里曾经非常热闹,当年利用河两岸古树延伸在河上的大树枝做支撑,搭起戏台,台上平时可放八张桌子供往来客人喝茶歇脚。1952年被洪水冲毁。

据当地居民70多岁的全大爷介绍,这棵树原有一个树洞,可容3人,他儿时常和伙伴钻树洞玩,现在那个树洞已长合拢了。

藏在山村里的百年银杏树。据介绍,百年银杏树共有18棵。这棵树树龄约500余年,树冠幅320平方米,树高28米,胸径1米。树形呈五枝环抱之势,又称“五子登科”。

冬寒至,满树黄叶坠落大地,极像一些停歇在地面的彩蝶。

文峰石塔。建于清道光年间,全是用青石叠砌,呈八角形,塔基两处石栏上刻有:

高塔平畴生辉,文风道德育人。


登塔天浩浩,临溪日融融。

据梁山县志记载:建一浮图,以作文笔。不独科甲蝉联,文章报国,当必有理学名儒,继瞿唐先生而起,为梓里光奇(因字迹模糊此字不确定正确)。可见前人之用意,寄后人之殷望。

与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一样著名的梁平木版年画。

被印刷为邮票的梁平木版年画。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年画失去了大众的喜爱,只有一些传统文化爱好者购买珍藏它。

无限风光在山中。聚奎镇席帽村的沙岭山山顶,有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石寨,寨子分为内寨、外寨,部分寨墙保存完整。内寨位于山顶,淅沥沥的冬雨让寂静的寨子更添萧瑟。拾阶而上,在寨边俯看山下烟雨中的村舍田野,真有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情怀。

图片拍摄者:木槿牡丹

虽是石寨,但它却是典型的“金包银”民居风格。我们有幸进入一户石宅,才明白所谓“金包银”,就是石头的外墙包裹着穿斗土木结构的内墙,外部坚固,室内却因木作的映衬,使居室更温暖舒适。

图片拍摄者:木槿牡丹

梁平双桂堂是西南禅宗祖庭,四季香客游人不断。有幸得遇唐廷利老师生动详细的讲解,我得以全面了解双桂堂的历史。细心的读者,你发现图片中右侧石狮有什么不同吗?

双桂堂是由破山海明禅师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创建,破山禅师熟谙诗文,精于书画。石壁上这首诗就是禅师所写:

地冻雪留砌,天寒日照迟

游人愁出户,野鸟怯临枝

远岫雪封壁,平溪水临弥

此时开霁色,扶杖过长堤
好一幅冰雪压枝的冬野画面浮于眼前。

双桂堂中还有很多楹联,感兴趣的朋友下次去可以好好读读。

图片拍摄者:兵哥哥

两天梁平之行留下深深印象和感悟,我们常心系远方,却忽视近在咫尺的美好。愿远方的行走唤醒迟钝的心,走回来时发现那些视而不见的风景。

细细回忆我印象中的梁平,它是这样的:

菩萨蛮

            梁平记忆
山寒谢红枫暖意,地冷知黄叶情谊。
黄桷新盛古,慈竹画帘独。
石寨惊前人,木版喜门神。
听雨双桂堂,感师抛流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