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实秋先生与抗战时期的北碚

 雨思书乐馆 2017-06-21
在重庆主城区西北方向的嘉陵江畔,缙云山下,有一个因巨石入江而得名的地方---北碚。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卢作孚先生的规划实施下,这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先规划,再逐步按计划建设的经济开发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当时的北碚已是一个街道整齐、建筑别致、绿茵葱珑的“大公园”。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许多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文化单位迁入北碚。
这里有初建于南朝的温泉寺,也有中国最早的平民公园---北碚公园
抗战时期这里宁静而秀丽的自然风光,开放而活跃的文化氛围,成为许多生活在战乱中的文化人眼中的“世外桃源”,他们在这里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梁实秋先生强调文学要表现普遍的、永恒的人性。人性论是他思想的核心。他在《文学的纪律》一书中说到:“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文学难得的是忠实,——忠于人性;至于与当时的时代潮流发生怎样的关系,是受时代的影响,还是影响到时代,是与革命理论相合,还是为传统思想所拘束,满不相干,对于文学的价值不发生关系。因为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他认为,文学的价值不在于文学是否表现了时代精神、革命理论、传统思想而在于它是否表现普遍的固定的人性。正如他在《文学的纪律》一文中说:“文学的目的是在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的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之人性。”那些带有鲜明时代痕迹的文学作品生命力是有限的,终将随时代一起淹没在时间的洪流里。只有那些客观真实描绘人性的作品,在时光隧道里永远闪耀光芒,代代相传。
1939年到1946年梁实秋先生寓居在北碚,在这里度过了8年艰苦的抗战岁月。这栋房子是由梁实秋和吴景超夫妇共同购买的。当年这是一处简陋农舍,建于半山腰,共有5间房屋,由于房子没有门牌号,为了邮递方便,就取了吴景超夫人龚业雅名字当中的这个“雅”字来为房子命名,取名“雅舍”。这里是《雅舍小品》最初诞生之地,也是成就梁实秋先生成为一代散文大师的开山之地。现在的雅舍占地面积662平方米,建筑面积152.25平方米。是2002年通过仍然健在的雅舍居室成员梁实秋先生的大女儿梁文茜,和吴景超夫妇之子吴清隽的回忆,以及梁实秋先生在书中对于雅舍的描述,对雅舍旧址进行修缮后的。
1940年,梁实秋先生应《星期评论》之邀,撰写专栏以“子佳”为笔名开始发表著名的《雅舍小品》,雅舍小品每周一篇,每篇两千字左右,写的都是身边的琐事,生活随笔,没有统一的主题,题材也都是随手拈来,朴实恬淡、幽默风趣,那些看似平凡的题目,却蕴含深厚哲理,写出的内容可以令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去体会人生,参悟智慧。1979年,梁实秋先生在台湾“雅舍”写下怀念北碚雅舍的文字:雅舍门前有一丈见方的平地一块,春秋佳日,月明风清之夕,徐景宗、肖柏清、徐徵庸三位联翩而至,搬藤椅出来,清茶一壶,便放言高论无所不谈。有时看到下面的稻田之间一行白鹭上青天。有时看到远处半山腰物鸣的一声响冒出的白烟,那是天府煤矿所拥有的四川省唯一的运煤小火车;有一次看到对面山顶上起火烧房子,清晰的听到竹竿爆裂声……
梁实秋先生一生有很多著作,其代表作有《英国文学选》、《英国文学史》、《雅舍小品》。他还是我国独自系统完整的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在北碚雅舍他不仅写作了著名的《雅舍小品》,同时还翻译了《咆哮山庄》(后译者译作《呼啸山庄》)和部分莎士比亚作品。
先生学贯中西,在北碚期间,常邀约一批文化人到雅舍相聚,一壶清茶,大家高谈阔论。冰心这样评价他“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抗战结束,梁实秋先生离开北碚,再没回来过,以后他辗转定居台北,把台北的居所也取名也叫“雅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