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达到了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极盛,却又极盛猝崩,放眼中国历史绝对罕见。盛,是李隆基的功劳;衰,也是他一手促成的,这是历史的共识。然而王朝兴衰自有天命,绝非一位皇帝能左右。那么还有谁能一手促成开元盛世,又同时导致安史之乱呢? 他叫张守珪,唐朝的一代名将。他从军队底层一步步升到了节度使、刺史的高位,更进封公爵。打铁还需自身硬,如非真本事,史书也不给给他如此高的赞誉。他的一生的战绩彪炳中国历史,更对得起他名字里的“守”字,
他早年与突厥作战,战阵之时总是一马当先,杀敌无算。他更生擒敌军大将,骁勇无敌。中年后,他又在甘肃与吐蕃作战,屡次大破吐蕃。众所周知,此时不仅是唐朝极盛时期,也正逢吐蕃的急速上升期,对方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此时,刚刚调任瓜州的张守珪,面临的是兵少、城破、百姓流离失所、士气低度低迷的窘境。更让人绝望的是,不久后吐蕃大军兵临城下,是生是死?且看张将军如何退敌! 他召集军士在城楼上看歌舞升平,把烈酒对饮。这一出空城计看得吐蕃将士面面相觑,不敢贸然进攻。不久后,吐蕃大军退去。他急令全军出击!吐蕃的撤退撞上了唐军的进攻,唐军大获全胜! 其后的3年时间里,张守珪更多次大破吐蕃,逼得对方向唐朝求和。
刚刚解决完西边吐蕃的问题,东北边契丹又屡屡进犯。晚年的他,被调往幽州后,大破契丹,斩首契丹首领可突干与屈剌,使得其契丹部众归降唐朝。 晚年的他,还曾谎报过军情,但瑕不掩瑜,他的一生可谓功勋卓著,威震边疆。他于740年去世,享年56岁。此时,距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还有15年之遥,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他晚年坐镇幽州时,捉到一个偷羊贼,准备杀死了事。却见那人慷慨激昂道:“为什么要杀我,难道将军不想再多灭两个外敌吗?”张守珪见他白胖可爱之余,竟能说出如此豪言壮语,不仅放了他,还令他与他的老乡一起去捉俘虏。 这两人也是给力,屡屡立功。张守珪又嫌弃他过于肥胖,白胖子就乖乖地开始节食了。终于,张守珪收他为养子。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白胖者叫安禄山,他的老乡叫史思明!
唐朝能展开如此盛世画卷,光耀中国历史,他功不可没!然而,张守珪不仅给了安禄山一条生路,更给予了他养子的名分。众所周知,万事开头难,安禄山的发迹史也全赖张守珪扶持。 他为之奉献一生的边关事业,竟被他的养子搅得一塌糊涂,这真是中国历史上巨大的黑色幽默,但人心难测,谁又知道呢?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脑回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