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介甫兄,老夫欠你一声谢谢

 xjglyx2005 2017-06-21

苏轼:介甫兄,老夫欠你一声谢谢

公元1084年,酷暑难难,王安石用蒲扇扇见,猛然间看到一人走进院门,王安石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趿拉着鞋飞奔过去,与来人拥护在一起,一时间老泪纵横。

王安石实行变法改革时,苏轼没少下绊子,认为王安石此举误国殃民,总提出一些完全相反的意见,而且有些纯属意气用事。王安石有惜才之意,所以把他调到地方上任知州之职,颇有权,希望苏轼在实践中深入的理解改革的目的是国富兵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苏轼虽站在保守阵营,一边牢骚满腹,比如“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因为才名远播,在无意中他的诗文也被保守派当作攻击变法的利器,但王安石不予理睬。但当他退隐后,那些执政者就妒忌他,打击迫害他。

苏轼由徐州知州调任湖州知州,按照规定写谢表,苏轼的谢表中有一个对偶句“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共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监察御史弹劾讽刺新法和执政,而且无巧不成书的是,苏轼的朋友为他刻印了一册《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政敌提供了广泛的依据,寻章摘句,罗织罪名,无中生有,经过严刑烤打,苏轼对于罪状承认了大半,只是最关键的可以至死罪的坚决不认,其后一直监禁在狱中。

劫后余生,仍令苏轼不寒而栗。王安石让苏轼说一下当时的情况。

苏轼说,当时那些人就是想置于我死地,诽谤新法,愚弄朝廷,等罪名都安在我头上,九死一生啊。因我写过首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他们就说我用心恶毒,只有圣上才能称龙,所以这是诽谤圣上。

王安石听后气愤难当,望文生意,歪曲事实,穿凿附会。

苏轼说,穷急智生,当时想起舒国公的诗来“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卧龙无”后来圣上说,苏轼咏叹桧树而已,关我何事我才被放出来。

可是苏轼不知道的是,在他被无罪释放上,王安石功不可没。

当时王安石听说事情的曲直之后,对苏东坡又爱又恨,爱的是他才华横溢,为人正直,怨的是每出新法,他必带头反对,而且不从实际出发,凭意气用事,但在苏东坡执政的地方,新法贯彻的很好,也修正了不足,如果神宗因此而杀了他,不但是神宗的悲剧,苏轼的悲剧,同样是国家的悲剧,于是他奋笔而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子乎”神宗接到信后当即下圣旨释放苏轼,把他贬谪到黄州去了。王安石与神宗的关系名为君臣,实为如亚父,只不过与项羽不同的是,遇到重大问题,神宗会无条件的站在王安石这一边,否则如果没有神宗称腰,王安石不知道被奸佞小人陷害多少回了。一直到神宗过逝,对王安石都礼遇有嘉,多次使他潸然泪下,感君之恩无以报,所以一接到王安石的书信,就使苏轼枯木逢春,也就有了后来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过,此事,苏轼到死也没有知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