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万亿级健康险市场,保险公司如何获得流量入口?

 yanyahoo 2017-06-21

面对万亿级健康险市场,保险公司如何获得流量入口?

2016-10-07 埃森哲中国 科技投
科技投

wxda4f42c67f06f622

资讯交流


以商业保险机制作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已经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在中国,这一革新举措也受到政策利好推动和消费理念提升的影响,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根据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90%,远高于寿险和产险保费。

 

但另一方面,与成熟经济体相比,中国商业健康险赔付占中国整体医疗费用支出的比例依然很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然很重。按年复合增长率30%估算,小A预测,到2020年中国健康险保费规模有望突破9000亿。面对充满潜力的新兴市场,保险公司该如何提前布局,引入新客流?


名词解释

商业健康保险是指保险公司通过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方式对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中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隐忧


以2014年为例,成熟经济体医疗卫生总费用平均约占GDP的10%,明显高于中国。其中,美国的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例最高,是中国的三倍以上。即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比例亦属偏低。



与此同时,我国人均医疗卫生费用保持高速增长。从2010年至201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78%,远超其他发展中国家(巴西:0.6%;南非:-1.6%;印度:4.85%;印度尼西亚:3.02%)。


我们预计,到2020年,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将达7. 5万亿,CAGR(年复合增长率)大约11.5%。而驱动这一高增长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

  1. 中国向老龄化社会过渡;
  2.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一体化进程;
  3.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万亿级健康险市场呼之欲出


作为关系民生的大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过去的近20年中基本完成全民覆盖,实现了50%的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水平,但个人实际负担仍然较重。截至2014年底,个人现金支出约占医疗费用支出的47%,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距甚远。

 

随着近期医保基金收入增幅放缓,而基金支出增幅依旧维持高位,中国现在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将难以继续提升。


* 社会保障包括基本医保、生育保险、工伤保险、新农合、直接医疗救助等支出;

数据来源:卫生统计年鉴、保监会、埃森哲研究


正因如此,商业健康保险被寄予厚望,有望成为今后降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重要支柱。


与产险、寿险相比,近五年来商业健康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若继续保持年复合增长率30%以上的水平,预计到2020年,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将会超过9000亿元。


数据来源:保监会,埃森哲分析


健康险高速发展背后是国家政策扶持和消费理念的提升。

 

2014年8月颁布的保险“新国十条”,将保险业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开发多样化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并提供与之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

 

同年11月,《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险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形态丰富、经营诚信规范的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的愿景。

 

去年,关于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试点政策得到了明确,并于今年正式执行。这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有效促进了国内商业健康险市场的欣欣向荣。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健康保障购买意愿的提升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6年埃森哲、微医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共同发起了针对中国民众就医与健康管理行为的调研显示,82%的受访消费者对将精准健康管理与就医服务相结合的商业健康保险感兴趣,其中16%的表示可以接受年保费额2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健康保险产品。




9000亿市场,三大技能来搞定


一直以来社会医疗保险作为主要的支付方更注重监管,缺乏服务衔接;注重健康风险发生后的医疗费用控制,缺乏引导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对疾病的预防、健康管理和康复管理。医疗支付方、服务方和患者之间缺乏整合的医疗保障、管理和健康服务信息共享平台,“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导致的数据孤岛现象广泛存在。

 

这一现状为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小A献策,保险公司应苦练以下三大技能,打造优质医疗服务网络,创新医疗保障产品,建立技术创新先发优势,抢占市场先机,率先形成新的行业壁垒。


技能1:优质医疗资源整合的能力


商业健康险公司的服务网络除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外,可率先整合近年来在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方面发展起来的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在健康管理、患者人文关怀、康复护理方面补足缺失的服务环节。进而实现疾病从预防到治疗、到预后康复、以及慢性病管理的全程服务和保障。

 

与此同时,健康险公司要发挥支付方的粘合剂作用,与优质医疗资源分工合作,打通服务流程,在诊前、诊中、诊后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参见下图),建立患者、支付方、医疗服务提供方、健康服务机构多者间的良性互动。




技能2:差异化产品创新的能力


在产品创新上,保险公司需对商业健康险的主要目标群体,即企业级客户和中高端个人客户的不同层次需求有清楚的认识,结合B2B和B2C不同渠道特点打造差异化产品。

 

未来领先的商业健康险的产品能力将具有如下六大特征:

  • 拥有高效优质的全国性医疗服务网络,纳入各地特色服务医疗资源,高端产品提供全球优质医疗服务网络;
  • 支持员工灵活选择保障范围和额度;
  • 支持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障;
  • 个性化的专属咨询服务;
  • 与各地医保实现无缝对接;
  • 便捷快速的理赔方式。


技能3:企业数字化的能力


在数字化对各行业革新推动的时代潮流下,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风控、产品设计以及服务整合,将越来越成为商业健康险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云技术、虚拟增强技术等数字科技的普及和发展打破了原有医疗专业信息不对称和医疗资源效率低下的局限,医疗信息趋于数据化和智能化,为保险企业重新评估风险和设计产品及定价,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同时,多维度客户行为数据的收集,也为保险公司制作出消费者完整健康需求画像提供了分析基础,从而能够因人制宜提供个性化、实时性的健康保险解决方案。

 

结合移动化带来的便捷,将原有繁琐的核保、报销及审批流程搬到线上,运用大数据建立自动审核规则和预测模型,将能有效降低骗保率,提高人员效率,缩短理赔时间。

 

以对美国健康险行业的实践研究来看,数字化服务与健康管理、药品福利管理(PBM)已成为商业保险公司在保费收入之外的三大重要利润来源。

 

作为未来中国市场快速成长的力量和医疗创新服务的潜在关键支付方,商业健康险公司有望占据有利地位,整合利用社会各方建成的信息化资源,为拥挤的移动医疗行业提供市场出口,领导建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字化健康医疗体系。进而提升医疗行业透明度、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使与医疗支付方联合建成激励与监管并行的管理式医疗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请滑至最下方!
想说啥,最下方“写评论”,骚扰小A!


阅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