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认吧!效率低下才是传统企业死结,与线上或线下无关

 金志恒牙医 2017-06-21


不是用户变化太快,而是传统企业一直都没有变。


本文约1000字 | 建议阅读3分钟

文 | 本刊记者 陈志强

我的一位朋友为了买台电视,几乎跑遍了小区附近所有的家电门店。大家笑他,一个年轻人居然还不会网购,已经OUT了。他回答,可是这几家店就在小区对面,散散步就走到了,网上选好了,不也得到店里来看一看实际效果么?

大多数人以为线上购物已经成为主流,但实际上,仅以苏宁为例,2016年上半年苏宁线上自营收入256亿元,来自线下门店的收入则有421.7亿元,大量的消费依然发生在门店里。

如果还用“线上”或者“线下”的眼光来打量用户行为,才是真的OUT了。

过去几年,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企业摧枯拉朽般的冲击,其实是在重构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流动的方式。先打破,然后才能重构,通过减少各个节点之间的摩擦,加速流动来提高供应链效率。

但许多人高估了互联网的力量,它并不能将供应链中的摩擦完全消除。当我们感叹互联网倍数级的效率提升作用时,往往忽视了一点,传统产业之前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这种巨大的落差,使得互联网之水倾泻时,形成了瀑布一般引入注目的景色。而在传统产业依然拥有足够高效率的欧美国家,并没有产生这样的景象。

企业与用户之间重重隔阂引发的信息不对称,层层无效周转带来的物流成本,加上从采购到回款的资金账期……对企业而言,“线上”或者“线下”只是表象,究竟什么样的方式更有利于降低这3种摩擦、提高效率才更重要。

对用户同样如此。在购买决策的过程中,过去我们会不断地比较“下一家”门店的价格,现在我们依然会不断搜索“下一家”网站的产品,“也许下一家更便宜呢?”一直到这种行为的机会成本超过可能的收益。

用户在线上下单还是门店购买,可能真的与年龄、城市等因素没太大关系。获得商品的时间越短,或者流转过程中商品价值变得更高,对用户的吸引力才更大。

所以711的门店里总是挤满了年轻人,饿了么、美团外卖的主力用户也是他们;广场舞App糖豆5000万次的下载量,用户多是中老年人,超市里抢购打折商品也是他们。

▲图为711门店,店里总是挤满了年轻人。

当隔壁大爷手机里也装上摩拜单车的App时,不要再用“跨界竞争”“降维打击”来解释自行车租赁门店的倒闭,复杂的名词反而扰乱了我们的视线,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效率太低。

效率低下,这才是许多传统企业被用户抛弃的关键,过去、将来都如此。不是用户变化太快,而是因为它们一直都没有变。 V 


—《国货崛起》—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