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月,就是一个考试的季节。 高考之后,各地中考,又将如约而至。同时,各大中小城市的或明或暗的小升初考试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6月19日,一位中学教师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比小升初更让人疯狂的是民办学校跨区招生》。文章反映,当下县级高中遭遇困境,原因在于民办高中在全省范围内跨区域招收“尖子生”。 文章指出,民办学校为了品牌效应,按照相关政策,可以去外地市、县去掐尖儿。他们通过一些奖励和扶持办法,让许多学生心甘情愿的来民办学校读书:民办学校面向全省招收优秀新高一学生,凭中考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录取后可能免吃住,还可能发放数额不等的奖学金。如考上清华、北大,每生可能获得额外奖励5万到10万元。![]() 因为民办学校加入竞争:县级高中的学生和优秀老师大量外流,某年某县教育局发现本县中考前50名,无一人来本县高中报到,都被挖走了。很多县高连续多年没有一人能考上名牌大学。 文章认为,县高将面临三重“竞争”:一是全国连锁的名牌民办高中可能要来掐尖儿;二是省会的民办高中要来掐尖儿;三是县高所在市的民办高中也要来掐尖儿。 文章预测:现在辉煌的县高有可能将步履维艰,很多省的高中教育将可能重新洗牌。![]() ![]() ![]() 就如那位中学教师预测的,“无论如何,一场场掐尖儿大战,似乎不可避免了”。 但这场大战,也许结局没有悬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