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阅读提示:
(一)课文哪些句子说明了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用——标出,抓住重点词语写出自己的体会。
(二)汇报交流:课文哪些句子说明了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出示图片:“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师:这是青年看鱼很专注,是对青年的什么进行描写?
(2)师:谁来试着读读这句话,读出青年专注看鱼的感觉。
(3)师:指导朗读:老是、呆呆地、静静地写出了青年看鱼很专注、朗读时要读出青年看鱼的认真、专注的感觉。谁来试一试?
(4)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看鱼认真的青年,全班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继续汇报:
(1)出示图片:“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2)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描写了青年画鱼时的什么?
(3)出示图片:欣赏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对比图片。(工笔:原是国画的一种。用笔工整、注重细节描绘。工笔细描指把金鱼的每个部位花的都很细致。在朗读时,要放慢语速;速写:是一种常见的写生方法。指灵感来时,马上大笔一挥开始速写。朗读时,语速要快一些。)
(4)就这一自然段谁还有补充?
(5)“一丝不苟”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丝不苟说一句话吗?
3、你还能从哪体会到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出示图片: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2)青年如此忘我的画鱼,以至于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围观的都有谁?
(3)看图中青年把鱼画的那么栩栩如生,小女孩忍不住对青年说了一句话。你找到了么?你觉得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那么请你读出惊讶的语气。
(4)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5)围观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会对青年说些什么?
(6)听了你们的赞美,青年一定很高兴,带着你对青年的(赞美、感叹、佩服......)齐读。
4、继续汇报:
(1)出示图片: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2)谁还想再来体会这句话?
(3)指导朗读。
5、继续汇报:
(1)出示图片: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2)每个星期天都来,他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来看鱼,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
(3)读出青年的坚持不懈的感觉。重点词语,需要加重语气。
(3)谁还有补充?
(4)你能用一个词形容青年爱鱼的忘我么?
(5)指导朗读。
(三)理解“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1、青年如此认真认真的看鱼、画鱼,连作者也忍不住赞美了他,他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2、作者的心为什么咯噔一跳?
3、你怎样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4、“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有什么联系?
5、填一组关联词:
( )鱼游到了心里
( )鱼游到了纸上 |
明确阅读提示,根据提示阅读课文,在书上写出自己的体会。
自由读文,找出句子,写体会。
“老是”是总是的意思。我体会到青年很喜欢看鱼。
我还有补充:“呆呆地、静静地”可以看出青年看鱼很专注、认真。
神态。
指生朗读。
再次读文。
全班齐读。
我从“工笔细描”这个词,体会出青年画鱼很仔细。
我有补充:我从“挥笔速写”这个词,体会到青年画鱼很熟练。
动作。
欣赏绘画、感悟朗读方法。
男女生比赛读。
我还有补充:“一丝不苟”可以看出青年话语很认真。
本文指做事认真、一点也不马虎。
我一丝不苟的写作业(画画、看书)。
生汇报。
“融为一体”的意思是青年和金鱼融合在一起了。我能体会到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老人、叔叔、阿姨、小女孩
生:呦!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惊讶。
生读。
(赞美、感叹、佩服......)再读。
自由畅谈。
学生齐读。
我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体会到了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我从“一整天”和“每个星期天”体会到青年很勤奋。
下雨、刮风......
坚持不懈。
学生朗读。
“常常”是经常的意思,经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废寝忘食。
生读课文。
头也没抬,理也没理我。
聋哑人。
因为青年是聋哑人,还能把鱼画的像真的一样。
要想把鱼画好,必须仔细观察、认真练习。
先观察鱼,把鱼记在心里,才能把鱼画好,像游到了纸上一样。
因为...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