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理想而读书

 恬然沉静 2017-06-21
     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程程11岁  晴
     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本周亲子跟读内容:
   《黄帝内经》--脉度第十七;
    《唐诗三百首》-- 67~70首;
     《文学启蒙》--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老子》--66~70章;
    《新概念二册》第六课;      
    《易经》--系辞上传1~7章。
     程妈自己诵读:
    《孝经》《大学》《中庸》《老子》《孙子兵法》各一遍;《易经》1~30卦。
         
今天早课是由山东浩妈李老师带来的真诚分享,李老师带着11个月的二宝,还要兼顾家里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每天仍然坚持5点前起床参加早课的讲师培训学习,是什么力量使李老师如此精进呢?通过今天的早课学习,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认识决定成长动力。虽然家里很多事,但李老师认识到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小宝贝良好习惯的培养,必须要把经典运用起来。要不断成长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然后努力的剥自己,有了这么高深的认识些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二、要想成长,必须突破本质的东西。从看花人到种花人的这个过程,不光看,一定要来种,多付出,积极参与平台学习,因为承担就是成长!

三、李老师说如果克服不了早起,很难向自己交代!任何学习都是在为自己而学,只有自己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付诸行动和动力。

四、一定不能离开团队。一个人走得快,但走不远,没有团队的坚持,很容易掉队,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最强大的,跟紧团队才能行得更远。
  
非常感恩李老师的精彩分享,当我们认识到不能给到孩子有质量的陪伴和教育时,才会有迫切需要学习成长的念头,才会毫不顾忌的努力剥自己!

  孩子放学回来作业都做完了,下午骑车出去逛了一圈,顺便带去看了下医生,老是咳嗽,在家里没感觉,但在学校特别是中午总是咳,痰多,老师说让我带去看看。医生把把脉,说没无大碍。然后俩人骑车出去转转,但孩子不想去,惦记经典、英语没读,口算没做。我说出来了就去运动运动,转一圈就回去。结果孩子一路上叽叽咕咕,一会晚了啥的,听得我有点烦躁了,跟他说如果太晚没时间读今天就不读了。孩子:你嘣嘛,你怎么可能那么晚回去,我知道只要有一点时间都是要读的,不读怎么可能。(我心想,知道就好,这是雷打不动的事情。)孩子念叨也没心思逛,骑一圈回家,顺便去玉米地里种几颗豆角,孩子自己先回家做他的事情。
  
洗脚时看到梁老师分享的微文:“孩子,你现在偷的懒,将来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写得真好,“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读书会让一个人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不是逼迫谋生,至少可以让你选择一份喜欢的工作,而不是逼迫地让工作来选择你,努力读书才能选择想要的生活;读书不单是知识层面的增加,更是一个人思维、格局、素养、远见、境界的提升,能遇到更优秀的人……。”我将这篇文章富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孩子听后说:我觉得读书有四种理由,一是为读书而读书,二是为理想而读书,三是为生活而读书,四是为中华之崛起起而读书。我:那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孩子:第二种吧,为理想而读书。我:什么是读书而读书呢?孩子:就是他们读书根本没想过是为什么,只是跟着形式走,大家都是这样的,到了年龄就得上学。我:确实,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没有人问过我为什么读书,自己也没去想过这个问题,太可惜了。孩子:但现在的中国已经很强大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好像过时了。我:哈哈,永远不过时啊,国家虽然很强大了,但我觉得一个国家的前景就像我们学习一样是永无止境的,还有这种强大更需要智慧来维护,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这需要源源不断的有志之士来为国效力!孩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幼年时的志向,这个第四点是我引用他的话。我:这句话在每个时代里、每个人都是实用的。在那样一个不安定的时期里,很多人都想用读书来拯救国家、百姓,周总理是,毛主席也是,还有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当然我们爱国的方式也很多,但总的不离两点,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我们没有能力的时候,最好的爱国就是管理好自身,不给国家添麻烦,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也是应该做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