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造型石篇——太湖石的简介以及产地、特点、种类

 明月耀清风 2017-06-21

造型石篇——太湖石的简介以及产地、特点、种类

太湖石又名“洞庭石”,因产于江苏太湖地区而得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之一,一般体量较大,心造型取胜。色彩多为灰色,少风白色、黑色。一般无杂色

太湖石的成因

江浙交界的太湖雨水丰沛,石灰,岩在长期的分化和流水作用下自蚀。在大自然的雕琢下,太湖石逐步形成了玲珑的结构、曲折圆润的形态。

苹果手机福利:酒店半价订!
广告
图片
广告详情

太湖石的产地

太湖石指的是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山一带的石灰岩、以鼋山和禹期山所产的太湖石最为出名

太湖石的特点

太湖石心造型取胜,石体玲珑剔透、千姿百态,最能体现奇石“皱、漏、瘦、透”之美,暗含了东方艺术“以意为象”的本质。以灰白、青色、褐黄最为常见,少有黑色。

太湖石尺寸高大,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常用布景的主要石材,很少作为室内清供。

太湖石质地坚脆粗糙,因久经湖水侵蚀,形成形状各异的孔洞,俗称“弹子窝”,扭转回环,妙趣横生。

太湖石的种类

依据形成条件,太湖石可以分为水太湖和旱太湖两种:水太湖产于湖中,因为长期受到湖水的冲刷和侵蚀,形成奇形怪状的孔洞。水太湖产出稀少,十分珍贵,很难看到它的踪影;旱太湖产于湖周围的山地,是地质时期形成的石灰石在风化作用加上酸性土壤的长期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旱太湖形状极似山峰,嶙峋俏丽,棱角分明,呈现出独特的自然美。

根据产地,太湖石可以分为南太湖和北太湖两种:南太湖是指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及其周边山地所产的南太湖,大多数为水太湖,是水浪冲刷形成的,多孔穴;北太湖产于秦岭、太行山等地,大多数都是埋在含二氧化碳和水的土层里,由于长期被水溶蚀,表面多呈苍青色或黄色,形状怪异,雄浑有力。

加微信:hlm3210 免费帮珠宝玉石鉴定估价!买特价水晶玉石饰品!参与秒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