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防治兔鼻炎

 我心飞扬695 2017-06-21

如何防治兔鼻炎


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感染,呈散发或地区流行,四季皆可发生,尤以气候突变的春秋季节和潮湿闷热的夏末为甚,重点威胁子、幼兔健康,且致死率高。青成兔虽发病但死亡率低,易成为病原传播者。

  典型症状病初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偶尔咳嗽、打喷嚏等,随之从鼻腔内流出水样鼻涕,并用前爪挠鼻,其鼻液由清水转为黏性,最后发展到脓性,挠鼻也更加严重,使鼻孔周围皮肤红肿、发炎,乃至脱毛,形成结痂、污垢,导致呼吸困难,病情加重,身体衰竭,继发感染其他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皮下脓肿、子宫积脓、睾丸炎等)而死亡。

  剖解病变病初鼻黏膜充血,鼻窦和副鼻窦黏膜红肿,鼻腔充满白色浆液和脓性分泌物,轻度至中度黏膜红肿、黏膜增厚等。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兔的抵抗力,净化兔舍空气环境,除臭降氨气,定期皮下注射波氏杆菌、巴氏杆菌二联苗,每次1毫升,每年接种3次。

       有条件的兔场可以在本场分离病料制作疫苗。

       发病季节加强管理,发现病兔立即隔离治疗或淘汰。

具体方法:氟苯尼考等药物肌肉注射,48小时后再注射一次,病重兔应淘汰,死兔应深埋或焚烧,笼舍用具等用1%~2%的烧碱溶液或10%~20%的石灰水或3%的来苏儿液严格消毒。同时注意环境卫生,加强消毒灭菌,严禁其他畜禽进入兔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