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恭亨。全书共十四卷,分为题署、庆贺、哀挽、杂缀、谐谑五类;其中题署四卷,庆贺一卷,哀挽五卷,杂缀三卷,谐谑一卷。全书共收录历代有名的对联作者约千余人,其中著名联家有百余人之多。辑录历代对联佳作约三千多副,其中百分九十五的作品是清末至民国初期的作品,为中国楹联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一) 二、定王台 云: 舂陵之气信佳哉,岂知东汉中兴,早已肇基在贫国; 贾傅有灵相见否,可惜南湘不返,未能留待佐贤王。 均忘录作者姓名,然要不害为佳作。 1、定王台:为西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所筑。他每年都要挑选出上好的大米,命专人专骑送往长安孝敬母亲,再运回长安的泥土,在长沙筑台。年复一年,从长安运回的泥土筑成了一座高台。每当夕阳西下之时,刘发便登台北望,遥寄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所以,“定王台”也被人们称为“望母台”。 2、按:舂陵古为舂陵乡,地 有舂陵山,因名。汉置舂陵县,故城在今湖南省 陵远县西北。东汉中兴:指定王刘发六代孙、舂陵侯刘买五代孙刘秀开东汉之基。 3、摘自【浅论成联之十二技法】:此运用转折之法。往往先陈述事实,而后突然笔锋一转,说明之前所述,到底不能持久(或并不真实),令人顿生感慨。固知此技法运用中,多有“可惜”、“却”、“而”等转折连词出现。 (二) 予记长沙李梦莹进士亦有定王台联,体魄特为雄兀。 联云: 有远孙绍汉四百载宗祊,只余贫国分藩,剩与筑台望慈母; 向何处访景十三王茅土,除却河间好古,独来酾酒奠斜晖。 李梦莹:湖南省长沙府长沙县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8名。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 远孙:子子孙孙。 韶:承继。宗祊:宗庙;家庙。 贫国:古称长沙为“卑湿贫国; 分藩:古代帝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作为王朝的屏藩。后亦称官吏出守地方为分藩。 景十三王:汉景帝有13个儿子均分封为王; 茅土: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河间好古:景子第三子刘德,立为河间王,人们评论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三) 予亦有嵌字联云: 微唐姬有身,天下恶乎定; 后吴芮裂土,长沙又此王。 亦能不作笨相。 唐姬:刘发母亲。乃景帝妃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避,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 考《汉书》,景帝二年,封子发为长沙王。以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与程姬有共太后之称,唐姬并无封号。 恶乎:疑问代词。犹言何所。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恶乎定?” 吴芮:秦鄱阳人,曾任鄱阳令,号鄱君。秦末陈胜、吴广起义,芮亦举兵从诸侯入关。项羽封芮为衡山王,汉高祖徙封其为长沙王。 (四) 李又有贾傅祠联云: 少年有痛哭流涕文章,问西京对策谁优,惟董江都后来居上; 今日是长治久安天下,喜南楚敝庐无恙,与屈大夫终古相依。 可云极浩气滂沛之能事。 贾傅:汉,贾谊。因曾任职长沙王太傅,故称。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大中大夫,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后因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所著《陈政事疏》、《过秦论》等,“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痛哭流涕文章:《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 西京:西汉首都长安。 对策:汉代考试发策提问,由考生对答; 对策谁优:贾谊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后,多次提出良好的建议均不得重用.故言“对策谁优”,包含着无限感慨。 董江都:指董仲舒,曾任江都相。董氏的“天人之策”,独尊儒术,曾为汉武帝所采纳,“后来居上”即指此。 下联专写祠屋。首句“长治久安”出《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南楚:即长沙。 敝庐:指贾祠。 贾谊受谗贬长沙,在渡湘水时曾作文吊屈原,并以自比,而屈子祠亦在长沙不远的泪罗县玉笥山上。终古相依,写出两人高风亮节千古共存。 (五) 左文襄题瑞谷亭联云: 五风十雨岁其有; 一茎数穗国之祥。 吴恭亨评:老重似缰吏口吻,盖亭在陕甘督署内也。 瑞谷亭:位于甘肃兰州中山东园。 缰吏: 1、守卫边疆的小吏。 2、负镇守一方重责的高级地方官吏。 五风十雨:出自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释义: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易理解为经常下雨。 (六) 又,张文襄题施南问月亭联云: 亭如人好; 月比山高。 问月亭:相传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因永王李璘谋逆案牵连获罪,被判流放夜郎。途中经过恩施,月夜登上恩施老城北门外的碧波峰,写下了《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恩施古人怀着敬仰之情,在这里建了个问月亭来纪念他。遗憾的是,问月亭已于上世纪60年代被毁,只剩残存的地基。 据《施南府志》记载:亭高十丈,为檐三重,四翼翘然,仿“黄鹤楼”之势,以祀太白。 |
|
来自: 青洛qtmefyxrkp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