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 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未病”:一是指防病于未然,强调养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演变。 防患于未然 众所周知,中医最擅长养生。《黄帝内经》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养生的目的就是让身体强壮,病邪难以侵入人体。那么怎样才能使自身强壮呢?中医讲求整体观念,养生也是从调节情志、饮食、睡眠、锻炼等多方面着手。 养心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很容易感觉身心疲惫,被名利等 世俗之物蒙蔽心神。中医理论中,心为君主之官,一个人就好比是一个国家,若君主都被蒙蔽了,国家还能长治久安吗?因此,保持心情的舒畅,乐观开朗,避免过度的情绪变动,才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 2 合理饮食 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饮食结构,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而现在的垃圾食品却成为了很多人的主食,结果呢?得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小孩的发育也变得越来越不正常。世人受之害苦矣! 3 良好的睡眠 除了修心养性、合理饮食外,良好的睡眠亦是中医养生必不可少的。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新 闻: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突然死亡,死因是连续熬夜过度。熬夜怎么会导致死亡呢?体力的严重透支会使人体阴阳失调,免疫功能下降,轻则头晕目眩、肢体乏力,重则引发淋巴癌,导致死亡。 防疾病传变 坚硬的千里江堤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蚁穴而全线崩溃,更何况是弱小的人类?防微杜渐的道理在任何领域中都是行得通的。 支气管哮喘是种较常见的疾病,治疗起来并不是很难,但如果患者对它不够重视,认为几声咳嗽几口痰并无大碍而延误了治疗,就会使病情加重,而支气管哮喘恶化则会引发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治疗起来就有点棘手了。 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每天花大量时间在电脑上,由于缺乏运动,颈椎病、肩周炎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这些疾病在早期往往不被人们重视,放弃治疗。可当他们步入中年,就会被头晕目眩、手脚麻木甚至无力等病症困扰,而这些大多是因为长时间的歪斜坐姿使得椎骨增生或变形压迫了血管和神经。这些积累下来的病症往往难以根治,如果他们在年轻时抓住治疗机会,上了年纪就不会有这些病。 养生长寿的方法 1.血脉要通。经常进行锻炼,强度无需过度,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功法正适合上班族和老年人闲暇时健身。 2.心气要通。古人日:“仁者寿。”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 3.胃肠要通。排便是人体排毒的重要方式,大便不通会引发很多疾病。每天早晚推摩脘腹,可以使大便畅通。 4.坚持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 (百合 麦冬 百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