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明才(江西省九江沙港黄氏俊伯公33世孙) QQ:453201365 电话:139-7929-4826 江西省九江沙港黄氏始祖俊伯公,讳善,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官比(音毗)部郎中。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当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有大将军卢勇、黄善等十八位朝臣反对,但未能阻止其篡权夺位,而这些反对的大臣也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直至改革开放后,从山西九支卢的宗谱上才发现卢勇的踪迹。原来大将军卢勇闯入后宫,背负幼主,携家潜逃到山西隐居,卢勇有八个儿子,幼主也改名换姓,成了卢勇的第九个儿子。我们宗亲黄人光在广州、黄小生在九江市都昌县同时看到了这期节目。俊伯公黄善连同其他十多位大臣都是为逃避宋太祖赵匡胤的追杀,而逃往全国各地隐居。俊伯公先回江夏故里,后还觉得不安全,便携家沿江而下,过九江,经湖口,据旧谱所载,为追随一白鹿,来到湖口与都昌交界处的沙港,地域偏僻,白鹿吉兆,遂落脚隐居。至此,俊伯公为何隐居沙港之谜得以解开。 又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后周纪三,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上(2009页):显德二年(955年)上谓宰相曰:“朕每思致治之方,未得其要,寝食不忘”,因命近臣著“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开边策”各一篇,朕将览焉。比部郎中王朴献策,上欣然纳之。未几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这一史实说明,后周确实有比部郎中这一官职,它的职权如何,从有关官制的书籍中都无从查找。我们分析比部即毗部,是否是解决毗邻国家之间关系的部门,相当于外交部,这只在五代,有诸多小国才设立的部门。另一方面可以推断,俊伯公应该是王朴的继任者。其担任比部郎中的时间是后周显德二年(955年)至宋建立的960年。 关于俊伯公的出生年代,因传至七世孙端叔先生,于宋绍兴辛亥(1131)年初编家谱,其孙朝阳先生才完成,时隔百余年,因此未能留下确切的时间。但从俊伯公955年任比部郎中,其子询谋,中宋乾德元年(963年)进士,这时公年应逾花甲,完全可以推断,俊伯公约出生在公元900年左右。 关于祖源,据旧谱所载,出于黄帝颛顼帝曾孙陆终之后,陆终次子惠连受封于黄国,以国为氏,历夏商周,居湖北江夏,世称望族。楚丞相春申君黄歇,西汉黄霸,东汉黄香及子琼,曾孙琬皆黄氏远祖。俊伯公系桑公次子,球公之孙。球公字文渊,唐昭宗年间(889—904年)进士,兵部尚书,妣洪氏,生三子桑、柘、柏。桑公字青春,妣杜氏,生三子:俊商、俊伯、俊奇,殁葬江夏武台山,丑山未向。俊商徙云南,俊奇迁浙江。俊伯隐居沙港,其墓冢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春桥乡井门山,一九九九年重修,至今保存完好。正在申报作为文物保存的千年古墓。而柘公及俊奇公后裔,最近发现有一部分在九江县沙河镇居住。由于俊伯公是躲避追杀而隐居,与家族外界联系中断,至使我们沙港黄氏,不见任何文字记载。近几年来,在二00七年元月版的《中华黄氏通鉴》刊载了我们的介绍文章《江西省九江沙港黄氏源流》,二00八年版的《江西黄氏通史》第六辑编发了专辑,才使沙港黄氏开始融入了华夏黄氏大家庭,二00九年组团参加了武汉江夏召开的世黄十届二次恳亲大会,会上我们散发了《九江沙港黄氏源流》的材料,让世界黄氏宗亲了解了沙港黄氏。然而球公以上远祖的世次排列却难以衔接。虽有些宗亲各有说法,但缺乏有力的文字支持,不足为信,或者说,有的就是凭空想像的牵强附会,是对宗族传承史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先祖的一种不尊重。 在此,我们希望黄氏宗亲为我们提供线索,特别希望有云南俊商公、浙江俊奇公后裔,提供旧谱资料,帮助我们彻底解决祖源问题,我们也相信,随着宗族文化交流和恳亲活动的深入,这一难题终会有解决的一天。 关于俊伯公对对联轶事,公由江夏迁居沙港后,丁繁族众,四乡仰慕,某日一老夫子欲探公翰墨,出联曰: 四水江第一,四季夏第二,先生居江夏,算是第一,或算是第二? 公答曰: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老夫本儒生,不在人前,也不在人后。 对仗工整,寓意深远,无懈可击。老夫子顿生敬意,合掌称妙道:善哉,妙哉!公之德才吾久仰矣。 注:“四水”指江海河汉,三教指儒释道,三才指天地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