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药茶1000方》保健类药茶★益心安神茶(631~640)

 古道岐黄 2017-06-22
       631.木香吴萸茶
       原料:木香5、吴茱萸3、小茴香2、川楝子2、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理气,散寒消疝。
       用途:寒疝;偏坠小肠疝痛;小腹冷痛。
       来源:《医方简义》。
       632.木香木瓜茶
       原料:木香5、木瓜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芳香理气舒筋。
       用途:霍乱转筋。
       来源:《圣济总录》。
       633.沉香茶
       原料:沉香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降气温中,暖肾纳气。
       用途:气逆咳喘、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
       来源:传统药茶方。
       634.沉香香附茶
       原料:沉香5、香附3、缩砂仁2、甘草3、花茶3。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甘草、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消痞。
       用途:胸膈痞塞、心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哕烦满。
       来源:《局方》。
       635.沉香茯苓茶
       配料:沉香5、茯苓3、香附2、陈皮2、泽泻2、花茶3。
       用法:用上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化脾肾水湿。
       用途:脾肾久虚,水饮停积上乘于肺,咳嗽、短气、腹胁胀、小便不利。
       来源:《鸡峰普济方》。
       636.香附茶
       原料:香附5、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理气解郁,止痛调经;镇痛;抗菌。
       用途:肝胃不和所致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痛经。
       来源:传统药茶方。
       637.香夏茶
       原料:香附5、半夏3、生姜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中理气化痰。
       用途:痰饮停结,风气上攻,胸膈不利,腹部痞满、呃逆、肠鸣。
       来源:《仁存堂经验方》。
       638.香附地榆茶
       原料:香附5、地榆3、花茶3。
       用法:用2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利湿热。
       用途:小便尿血、下痢。
       来源:《全生指迷方》。
       639.香苏茶
       原料:香附5、紫苏叶3、陈皮3、甘草3、花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理气。
       用途:风寒伴气滞,恶寒发热、咳嗽、胁肋不舒。
       来源:《局方》。
       640.香附芎茶
       原料:香附5、川芎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肝活血。
       用途:肝郁气滞血瘀所致胁肋胀痛刺痛、痛经、闭经、经期头痛;关节痹痛、腰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