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接着说: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又是享誉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言。常用常新。 112、行你有假情假意,我就有清高傲气——《孟子》谭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孟子准备去朝见齐王,恰巧齐王派了个人来转达说:我本应该来看您,但是感冒了,吹不得风。明早我将上朝处理政务,不知您能否来朝廷上,让我见到您?孟子回答说:不幸得很,我也有病,不能上朝廷去。你有病不能来看我,我还有病了不能上朝哪!——骨气。行你有假情假意,我就有清高傲气。 113、孟子何愁为骨气之辩词——《孟子》谭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 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第二天,孟子要到东郭大夫家里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您托辞生病谢绝了齐王的召见,今天却又去东郭大夫家里吊丧,这或许不太好吧?孟子说:昨天生病,今天好了,为什么不可以去吊丧呢?孟子何愁为骨气之辩词——今天病好了!。 114、我有我的仁义,有什么不如你的?!——《孟子》谭 “……景子曰:……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景丑说:您本来就谁备朝见齐王,听到齐王的召见却反而不去了,这似乎和礼经上所说的不大相合吧。孟子说: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呀!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财富,没有人赶得上。不过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我有什么不如他的呢?曾子说这些话难道没有道理吗?应该是有道理的罢。你有你的财富,我不屑一顾;我有我的仁义,有什么不如你的?!好骨气!!! 115、在朝尊官,在乡尊老——《孟子》谭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孟子接着说:天下有三样最尊贵的东西:一样是爵位,一样是年龄,一样是德行。在朝廷上最尊贵的是爵位;在乡里最尊贵的是年龄;至于辅助君王治理百姓,最尊贵的是德行。他怎么能够凭爵位就来怠慢我的年龄和德行呢?在朝尊官,在乡尊老,言之有理。 116、贤士的清高傲气与君王的求贤若渴——《孟子》谭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接着说: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来呼去的大臣,如果他有什么事情需要出谋划策,就亲自去拜访他们。这就叫尊其德喜其道,不这样,就不能够做到大有作为。 “尊贤使能”、“尊德乐道”、“礼贤下士”是几千年来贤士清高傲气的一厢情愿;又是君王大有作为的求贤若渴。以至发展成“三顾茅庐”的佳话。 117、可见孟子真是自视是很高呀!——《孟子》谭 “故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今天下……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孟子接着说:因此,有了商汤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的佳话。现在,天下各国的君王只喜欢用听他们的话的人为臣,而不喜欢用能够教导他们的人为臣。商汤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召唤。管仲尚且不可以被召唤,更何况连管仲都不屑于做的人呢?孟子所说这个连管仲都不屑于做的人就是孟子自己了。可见孟子真是自视是很高呀!孟子所说:只喜欢用听自己教导的人为臣,而不喜欢用能够教导自己的人为臣,是表现在君王身上的人性一大弱点之一。 118、有道理赠送是可以接受的——《孟子》谭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 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日:‘闻戒, 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孟子在回答陈臻提问时说:都是正确的。当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远行,对远行的人理应送些盘缠。所以宋王说:送上一些盘缠。我怎么不接受呢?当在薛地的时候,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需要戒备。薛君说:听说您需要戒备,所以送上一点买兵器的钱。我怎么能不接受呢?有道理赠送是可以接受的,人之常情么!受之有道么!受贿就是无道理的赠送! 119、孟子早就为贪官受贿定了性——《孟子》谭 “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 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接着在回答陈臻提问时说:至于在齐国,则没有任何理由。没有理由却要送给我一些钱,这等于是用钱来收买我。哪里有君子可以拿钱收买的呢?无道理的赠送就是行贿、收买。孟子早就为贪官受贿定了性。 120、无官一身轻,潇洒自如——《孟子》谭 ……“公都子以告。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 裕哉?”公都子把齐国人的议论告诉了孟子。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为官不能尽其责,不如回家卖红薯;无官一身轻,潇洒自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