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昌祥、中山装、奉帮裁缝:中百公司原址的故事

 韭花小筑 2017-06-22


荣昌祥

来自畸笔叟

17:35


今朝,还是拿“中百公司小别”来当由头。

老上海都晓得,四大公司中,中百公司大楼,即原大新公司造得最晚。1917年就有先施,第二年有了永安,1933年再有了新新,三年后才有了大新。

不过,大新公司的十层楼没造的时候,亦非一片荒地。早在辛亥年之前,那里就有了一排三层楼的沿街面房子,转弯角子也是弧形的。


        荣昌祥门面


2013年,我的一位朋友曾雄心勃勃地想做一套南京路(花园弄)170周年的纪录片,我有幸参与了前期筹划。此项目虽因故流产,但我还是从中捞到了不少珍贵资料。

比如,1910年时,南京路西藏路口转弯角子上的一排门面,租给了一个叫王才运的宁波奉化人,他开出了一家几乎是上海最早的有些规模的前店后工场式的西装店,名字就叫“荣昌祥”。


王才运的西服手艺是跟他父亲学的,而他父亲的西服手艺则是东渡日本学得来的,也算是海上第一代“海归”了。

王才运13岁初到上海时,是在烟纸店做学徒。后来父亲回国,才跟着父亲做裁缝。

做裁缝他也不安分。

人家做裁缝,弄堂口或者家里后客堂甚至亭子间摆只摊头,坐等人来,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直到100年后的现在,沪上还有不少这样的裁缝摊。

王才运做裁缝,不做坐商做行商。人称“包袱老板”。啥意思?就是手里拿只包袱,里面摆点料作,到处跑,主动到需要做西装的顾客屋里去当场量体裁衣,再送货上门。

这样一来,他赚到的钞票肯定比坐商多,据说他的“第一桶金”就是这么捞来的。同行说他“包袱老板”,绝对有嘲嘲他的意思。因为一般裁缝师傅不称老板的,生意太小了嘛。生意大的才能称为老板。而他这个老板又不坐写字间,而是拎只包袱到处跑,是为“包袱老板”。

有了“第一桶金”,王老板曾在别处租过一间店面,开了一家西装店,店名叫做“王荣泰”。“王荣泰”生意越做越大,王老板就动脑筋要“搞搞大”了。

当时,中百公司原址的街面房居然是空关着的。打听下来,地皮是犹太人哈同的,房产是沪上闻人,人称“阿德哥”的虞洽卿的。也对,如此黄金地段,也只有大亨才玩得起。


        哈同像

        虞洽卿像


还好,阿德哥是阿拉宁波同乡。王老板便亲自上门去求。据说阿德哥讲,空关也是空关,就借畀侬拉倒了。开价不高,好像只有几万银洋钿。王老板一时现钞不够,一个叫潘瑞璋的浙江慈溪人帮伊轧了点头寸。慈溪也算是宁波同乡。



        据说是当年荣昌祥西装的仿古式样


搬到大马路,王老板把店名改成了“荣昌祥”。地段好了,规模大了,生意当然一直不错。

不过,真正让“荣昌祥”名扬海上,是因为王老板做出了第一件“中山装”。

据说,辛亥那年,孙中山先生曾托人在“荣昌祥”定制过几套西装。大概觉得穿得蛮适意。于是,十年后(具体年月日已不记)的一天,孙中山亲自来到“荣昌祥”,当面表示感谢之余,叫随从人员打开一只带来的盒子,里面是一套衣裳。孙中山讲:

“这是我从日本带回来的一套日本陆军士官服,我想请你们以这套服装为基本式样,然后再根据我的设想和要求,做一套衣裳。”


孙中山先生的要求,流传得很广了。

直翻领,表治国严谨;

四贴袋,表“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

袋盖笔山形,表重视知识分子;

五粒纽子,表五权宪法,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

袖口三粒纽子,表三民主义,即民族、民生、民权。

背片不开缝,也有讲究,据说表和平统一之大义。


        孙中山像与中山装广告


因由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故称“中山装”。而第一件中山装,就是在中百公司原址,“荣昌祥”西装店里做出来的。“荣昌祥”亦由此声名大振。


王才运做生意门槛精,做人倒很“四海”。学生子成才了,要自立门户,一律放行,从来不“狗皮倒灶”。

来看看下面这份名单:


王才兴、王和兴(两兄弟,奉化王溆浦人),开设王兴昌呢绒西服号于南京路807号;

王来富(奉化王溆浦人),开设王荣康呢绒西服号于南京路815号;

王辅庆(奉化王溆浦人),开设王顺泰呢绒西服号于南京路791号;

王廉方(奉化王溆浦人),开设裕昌祥呢绒西服号于南京路781号;

王士东(奉化王溆浦人),周永升,合资开设汇利呢绒西服号于南京路775号;

王正甫、王介甫(两兄弟,奉化王溆浦人),开设洽昌祥西服号于广西北路346号;

王继陶(奉化王溆浦人),开设汇丰西服号于静安寺路429号;

孙永良,开设顺泰祥西服号于贵州路;

王增表(奉化王溆浦人),开设开林西服店;

王丰莱(奉化王溆浦人),开设王荣康西服店于重庆路。


还有两个徒弟改做皮鞋生意,也照样放生。

王庆(奉化王溆浦人),开设中华皮鞋股份有限公司于南京路河南路东首;

周毓孚,开设华东皮鞋店于南京路777号。


一看名单就晓得,这些人多是王老板的同乡甚至亲眷。而且,他们的西装店也大多开在南京路上,讲不抢生意是不可能的。

有一点令人感慨,那就是,后来南京路再也没有同时拥有过这么多西装店。而且“荣昌祥”出来的,家家生活灵光。

以上这些,还是“儿子辈”的。后来徒弟也效法师父,徒弟的徒弟翅膀硬了也放单飞。于是又有了:


王克敏开设的敏泰西服店;

王五芳开设的大方西服店;

王和生开设的伟勃西服店(即后来的黎明服装店);

王汝定开设的慎昌西服店(即后来的人立服装店);

邬荣富开设的英伦西服店(即后来的景华服装店);

金明德开设的天昌祥西服店;

孙德生开设的东兴西服店;

邬绥北开设的邬复昶西服店;

罗潮维开设的天兴昌西服店;

林天石开设的志翔服装厂。


而且巧了,这些店也大部分开在南京路及附近的支马路。

现在你知道了,他们都是奉化人。所以,上海滩上最会做西装的人叫“奉帮裁缝”,而不是“洪帮裁缝”或“红榜裁缝”。洪帮做裁缝去了,那黑社会岂不都成了清帮的天下了?


这些“奉帮裁缝”,据说都是王老板亲自到老家去觅得来的。刚来时,也不过在“荣昌祥”帮王老板照应照应店堂,扫扫地,揩揩灰,泡泡开水。“荣昌祥”,铺面是商场;二楼前半部经营呢绒批发,后半部是裁剪间、配料间、工场间;三楼前半是工场,后半是职工宿舍。


         荣昌祥的楼上楼下


后来,“荣昌祥”真的市面越做越大。不光做西装,做呢绒批发,还兼营衬衫、羊毛衫、领带、领结、领带夹、呢帽、吊带袜、皮鞋等。

1926年春天,王才运把“荣昌祥”交给外甥女婿王宏卿经营。其他在沪资产企业统统分光,告老还乡。回乡后他仍做些善事,比方修路。五年后,即1931年返归道山。


        王才运像


一定有人要问,最后“荣昌祥”去了哪里?答曰:19599并给了春秋西服商店。

我常常想,如此一部西装“春秋”,春秋西服商店哪能吞得下去。


王宏卿像


另,王宏卿于1972年过世,享年73岁。


我最近还写过:

中百一店小别,我也来讲两句

张爱玲的《雷峰塔》中提及的海上旧俗(一)

上海弄堂童谣小全

塑料铅桶搪瓷痰盂汏脚面盆——侬晓得这些自相矛盾的上海言话吗?

投三投四投五投六投七投八

这段上海言话侬看得懂否啊?“沪普”故事:老清早外婆很忙

说说上海人的“腔”和“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