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有鱼不咬钩的主要原因

 huada97 2017-06-22
2017-06-20

鱼不咬钩.其实,鱼不咬钩大概有以下两个种情形:,一是自然情况(客观环境);二是人为情况(主观环境):

第一、 是自然情况(客观环境)没能科学把握,共五点:

(一)气温影响——大体上没遵守季节垂钓谚语: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

(二)天气影响——没分析好天气的影响,其保罗温度。气压、风向三个因素::

1、温度:不同的鱼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在不适合的水温环境下垂钓目的鱼,多半是白跑;

2、气压:气压低,水体缺氧,鱼的食欲下降;

3、风向:一般条件下,迎风垂钓,水体富含氧气,鱼觅食活跃;且下风口的漂流食物较丰,会吸引停留鱼儿

(三)水情影响——没考虑水情的影响,其中包括水草、水质两方面:

1、水草的影响:

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水草是鱼觅食、繁殖、嬉戏,掩护自己,躲避敌害的地方。要是满池塘就有几处有草,那你一定要钓草;要是满池子都是草,只有几处没草,你就要钓草边的明水区域;钓草是相对的!

2、水质的影响:

一般是肥水不好钓,肥水体是富含有机物,水生动物多,水生植物少,水体相对缺氧,或者是因为食物丰富,鱼没有饥饿感,咬钩积极性不好;

(四)鱼情影响——没探明鱼情的影响

鱼种类少,或者是个体的大小不理想,不适合垂钓;受惊吓的鱼和脱钩后不久的鱼,不咬钩!

(五)方位影响——没分析好方位的影响

有谚语:长钓腰,方钓角,曲岸(边)钓突(出处);

深钓浅,浅钓深;明(水区)钓草,草(浓密)钓明;

入水口,洄流处,桥洞、阴影、平沙底、瓦砾堆、树桩;

流水中,急(流)钓缓,缓(流)钓急等等!

第二、是主观的因素(人为的)错误:

(一)人为因素

1、是对垂钓池塘的鱼的饵料要求没有调研,凭经验准备不充分;垂钓时,面饵、香饵、腥饵、活饵、药饵都要准备点。

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你垂钓的效果好时,有钓友观摩,询问你相关的问题,甚至讨要点鱼饵试钓。其实,你的饵料很简单,只不过是对鱼胃口罢了。

2、池塘的投放饵味道独特,鱼儿偏食!

这就是有经验的钓友,往往在自己的钓饵中加池塘饵料的原因!

3、池塘的水体肥,鱼爱吃活饵。往往用蚯蚓、昆虫、甲虫、河浜肉、小虾等垂钓的效果好。

(二)钩、线、坠、漂的组合不合理

一般来讲,这对垂钓目的鱼是个关键的错误,要靠经验的积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型经验,没有统一的要求。我就看到过一位鱼友用10号伊势尼钩专钓小鲫鱼,效果居然也不错,大概是个人经验和装钩弥补了某些不足吧!

(三)是池塘的主人破坏

我就发现,有的池塘周1到5垂钓效果好,周六、日,效果就不好。后来,一位养鱼人告诉我,消毒粉、氯菌净等化学药品有驱散鱼的功效,只要撒一点在钓位上,一天都很少有鱼靠近。

(四)是随机应变的能力低

垂钓过程中,发现问题很关键,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关键。但是,这些能力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得来的,别人再好的经验也不一定统统适合你,只有你自己的经验和应变能力上了新台阶,钓技才能做到真正的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