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口红利的实质是一种“透支消费”

 安然如狮 2017-06-22
 

何亚福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中国财富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到2010年达到峰值,所以2010年就成为了中国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含义,就是人口红利达到了峰值,从此以后转入负的红利。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都较低。一个国家处于人口红利期间,对经济发展有三个有利的人口特征:一是劳动力人口供给充分,且劳动力价格低廉,从而使得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二是由于劳动力人口结构较年轻,使得储蓄率较高,如果资本市场健全,能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会加速经济增长;三是由于人口老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

 

但另一方面,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也带来不利的影响:第一,由于少儿人口减少,从而减少了内需,而内需不足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阻力。第二,由于需要抚养的孩子少了,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工作,妇女劳动参与率过高,造成就业压力增大。

 

近段时间,大学生涉及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接连发生,校园贷属于一种透支性信用消费,不可避免的会带上贷款该有的利息和其他业务费用。人口红利其实也是一种“透支消费”。一个人的收入与支出相平衡,就不会有透支消费。一个国家平均每对夫妇至少要生2.1个孩子,才能达到更替水平。如果生育率达不到更替水平,就相当于人口的“透支消费”,也称为“寅吃卯粮”。有些夫妇现在只生一个孩子,认为不生二孩可以节省抚养孩子的费用和精力。但只生一个孩子,其实是对未来的一种透支或预支。正如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透支消费在未来是需要连本带息偿还的,其结果必然是加重了未来人口的负担,透支未来的可发展潜力。

 

打个比方,一位工人每月1日领工资,他在上半月就把工资全部花光了,那么下半月就只能举债度日了。这位工人在上半月就相当于生活在“人口红利”里,在下半月就相当于生活在“人口负债”里。

 

同样道理,今天的人口红利就是明天的人口负债。现在少生孩子,虽然可以减轻当前的抚养负担,但会导致未来的劳动力减少,加重将来的养老负担。现在一对夫妇如果只生育和抚养一个孩子,那么将来却要赡养四个老人。

 

有人说:“将来的老人有养老金,所以不需要养子防老。”然而,养老金制度不过是社会化意义上的“养子防老”,本质上仍然是年轻人养老人,只不过不是具体的某个子女养某个老人,而是众多的子女养众多的老人罢了。当老人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如果创造财富的年轻人比领取养老金的人还少得多的话,那么养老金就会大大贬值了。养老金换来的产品和服务是由当时的工作人口创造的,并不是在你缴纳养老金的时候创造的。也就是说,你可以不依靠自己的子女来养老,但所有老人则必须依靠所有年轻劳动人口来共同养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