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悟史 《孔子家语·致思》中有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要外出,天正下雨却没有伞。门人说,卜商有伞。意思是提醒孔子可以跟卜商借伞。孔子说,卜商为人呢,在财物上是有些吝啬的。我要跟他借伞,他看着是老师来借,没办法只能勉强给我,但心里肯定要不痛快,这样不好。他要不借给我呢,那他名声就要坏了,这样更不好。干脆不如不借。孔子又说,“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跟人交往,要推崇他的长处,也要避开他的短处,交情才能长久。 孔子对弟子卜商的了解是明察秋毫的。 卜商是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哲”之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句著名的话,就是卜商说的。这样一个人,按常理推想,在德行上应该是洁白无暇的。如果我们这么想,未免要犯求全责备的错误。因为我们不知道,卜商从小家境贫寒父母双亡,还有个弟弟要靠他养,学上不起,靠种田和放羊为生。弟弟成年,卜商甚至把家里的田地房屋都给了弟弟,自己带了些羊进山里一过十多年,才慢慢完成资本积累,买了自己的田地居所。这样一个人,有些吝于财物是可以理解的,算不上德行有大的亏缺。而孔子作为老师,在与弟子的私交中不欲使其为难的这份用心,则不仅仅是善解人意,更称得上一种知人处事的智慧了。 我们与人交往时,若也多些这样对彼此的了解和推长避短的体贴包容,友谊的小船,又怎会说翻就翻呢? 作者/小燕 责编/张燕 制作/兰宇、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
|
来自: 静雅轩345 > 《肖岩悟史/小燕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