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翁冬冬:VR如何应用于心理治疗?| 演讲实录

 爱景欣 2017-06-22

翁冬冬:VR如何应用于心理治疗?| 演讲实录

翁冬冬

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虚拟现实和心理学还蛮有渊源的,因为在虚拟现实这个大的研究领域里面,做虚拟现实的人,大概来源于三个不同的方向。


1.做计算机的人,通过做图形学,做相关的视觉的人;


2.做光学或者做电器的一些人,做智能设备的人;


3.一个非常大的研究团队是做心理学的人。

 

虚拟现实它能够提供一种非常好的研究的工具,帮助做心理学的人去构建一个他想要的场景,从而能够实现一些特殊的刺激来完成他的研究。我本人也参与了不少和心理学有关的课题和项目,当然当我们最开始进入这个行业里面的时候,会被别人嘲笑。因为最基本的概念都太不清楚,所以我大概是在四年以前,考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证,我现在是一个二级的心理咨询师,但是还没有正式的开诊所,去给大家做心理咨询,只是王丽敏老师的诊所里面做了一年的实**生,学**和心理学相关的领域和的行业。


虚拟现实的进展


为什么想分享这些呢?做心理咨询的老师,他必须要很豁达,才能去做很多的咨询工作,但同时他们是比较容易满足自己的状态。但同样,对新科技的敏感程度没有那么强。所以我想借今天的这个机会,能够把虚拟现实是如何用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一些情况给大家做一个介绍。目前为止,虚拟现实已经非常的成熟,成熟到立刻可以用到心理学的研究包括治疗的方面。

 

我们发现心理咨询常见的方法有很多方法,尤其是认知疗法,需要用户沉浸在某种想象的场景里面去。比如我们通过角色扮演,给他某种身份,或者是用系统脱敏的方法,治疗一些恐高症,或者是治疗一些PTSD目前认为是比较有效的方法,通过系统的脱敏法来治疗,另外就是一些暴露疗法,暴露疗法是需要医生在现场来配合的。

 

这些治疗情景都需要我们去构建某种环境,一般来说我们现在构建环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想象法,我们可能让用户躺在那里,然后给他描述一个情景,让他自己去想象,自己去发挥,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办法。

 

另外一种比较重度的方法是我们真的去搭建一个环境,让他重新暴露在那里。比如举个例子,早期治疗恐高症的方法,无非就是说让你上楼梯,先从一层开始,二层、三层逐渐的上去。但是像恐高症我们有可能创造一个逐渐系统脱敏可控的环境,但是对于比如说像地震和战争这种环境,并不是很容易去搭建。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系统脱敏法未必就那么好用。


很多研究人员,尤其是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他们就开始尝试使用虚拟现实的方式来做。

 

虚拟现实到底是什么呢?


最典型的一种虚拟现实情景。我们戴着一个头盔显示器,来观看周围的环境等等。


但实际上虚拟现实本身并没有特别强的技术限制,虚拟现实的定义就是通过计算机的手段来营造一个让你能够亲临本身,让你置身其中的可交互的环境。在定义的方面,并没有限制我们使用什么技术。



典型的一些虚拟现实的应用(桌面式,头戴式,投影式)


投影式的虚拟现实在早期的行业应用中是主流。到现在为止,大型的制造业、加工业、包括一些设计的领域,也会使用投影式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治疗方面的有效性及优势


投影式的虚拟现实主要是用于群体交互。比如我需要三到五个人,甚至三十到五十个人一起来观看某一个虚拟场景的时候,建议使用投影式的虚拟现实。


但头盔式显示器非常典型的是一个个体式的虚拟现实的设备,这个设备只能让一个人进入到我们的虚拟现实系统里面,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多套系统,通过联网的方式来实现。所以我们通过这些发现,基于一种头盔式,头戴式的虚拟现实系统,是非常适合我们在心理学应用和心理治疗领域使用的。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三个比较大的厂家,包括索尼,包括HTC,包括facebook等一些公司都相继的推出了他们的一些头盔显示器的产品。


目前你能购买到的头盔式显示器的价格,差不多应该在6000块钱左右。而且这种头盔式显示器已经能够达到我们在专业领域使用的头盔显示器的一些性能和要求。而且它本身已经包含了很多跟踪和互动,我们只需要再配上一台性能稍微高一点的电脑和计算机,我们就可以在很轻易的前提下面,构建出一套虚拟现实领域系统。


所以这些系统已经是像我们2B领域非常有利去使用的一些系统。当然虚拟现实到现在只是给大家提供的是一种硬件的环境,并没有足够多的软件内容。因为在这个行业里面,一直说内容是虚拟现实发展最大的瓶颈。虚拟现实在心理学的应用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为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个性化是非常强的。


针对不同的来访者和不同的患者,他的情况不同,你要给他观看的内容,或者进行交互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大家需要去做相关内容的话,我建议一定去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能够帮你不停的去做定制化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你真正使用虚拟现实的时候,能够达到你的要求。


虚拟现实反复说三个特性,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能够把它用在心理咨询,包括心理治疗相关领域的一些基础。最后一个是最重要的,就是沉浸感。所谓沉浸感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一个人完全包裹起来,这个包裹的意思就是把你从真实世界里面隔离出去。


首先我们看头盔式显示器它起到的作用是从视觉上,把你同周围的环境剥离。你看到的所有的内容,不管往任何一个方向去观看,全部都是由计算机生成的。这是从视觉的剥离,听觉的剥离比较容易,我们通过一个耳机,只要插他的耳朵里面,基本上就可以把他同真实世界的声音剥离出去。当然还有一些高级的剥离,比如说触觉的剥离和力觉包括一些行动的剥离。


  • 比如我现在站在台子上面,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台子,我可以真实的行走。在虚拟现实世界里面,如果我是一个虚拟讲台的话,我希望希望它在一定范围里面行走。目前这件事我们也解决的非常好,解决的不太好的是我们的触觉。


  • 比如我拿着一个手机我可以把它打开观看,我的手会感觉到重量,也会有一种触摸到屏幕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在虚拟现实里面,还没有通用的设备能够解决,这个是我们目前正在研究解决的一些方向。这是沉浸感。


另外是交互性。这是一定要强调的,在虚拟现实里面并不是简单的给大家看一个固定的影片,从一个通俗的角度讲,我们可以想象说,虚拟现实系统更像一个游戏,而不是电影。因为电影是很强的导演的个人色彩在里面,它会把控所有的镜头。让所有的观众,按照它的叙事结构,和叙事的节奏,一直从头到尾观看一个内容,从而传达出他的想法。


虚拟现实是允许用户在里面探索的,这是我们设置在虚拟现实的时候,要非常重视的一个东西。所以它是和我们像人本,包括一些行为方面的研究非常契合。


它可以促发让用户自己去主动的解决问题,主动的和系统进行交互。


当然我们也非常强调,辅导的人员在旁边。甚至你变成一个虚拟的形象化身到里面去,给他做引导。最后虚拟现实是具有想象性的,其实这个想象性我们一直是说,将虚拟现实和传统的仿真进行了一些有序的区别。仿真目的就是为了模拟某些事情,


现在我们可能有一些共识:觉得虚拟现实没有用。但是实际上对于研究的人来说,一定是要去证明的。


在早期的研究里面,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如果我们在虚拟现实里面有所影响,那么我们在真实世界里面会不会有同样的影响发生。换句话说,到底虚拟现实有没有用?实际上有很多早期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有一些有趣的研究,像斯坦福他们早期做的一个开发布会时候讲的一个例子:


当一个人在虚拟世界里面,我们让他做为超人,经过一段时间使用,我们让他离开虚拟世界,回到真实世界,我们发现他的利他行为增加了


我们在虚拟现实里面,如果给他一个更好的身份,可以有效的帮助他在真实世界里能重塑自己的性格。当然这是一个短期的实验,并不是特别长期,我们只能短期看他的效果。


这里另一个实验,也是非常的有趣。


这个实验是2007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前面这个人戴着一个头盔显示器,虽然比较笨拙,但是分辨率还是比较高的。在他的后方我们放设了一个摄像机,这个摄像机可以拍到这个人。当这个用户戴着这个头盔的时候,他会看到自己,他会从身后看到自己。


以它所完成的功能是将你的灵魂从你的身体里剥离出去,当然还不够,因为很多人都知道这是虚的。


为了增加真实感,研究人员做了一件有趣的事:他用两个小的短棒同时刺向用户的身体,以及摄像机。当你在摄像机里面看到一个短棒刺向你的时候,你真的感觉到有一个短棒刺中了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用户都非常相信自己的灵魂已经脱离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早期的研究结果。


在这些研究基础之上,大量的研究被用来证明它的有效性,以及尝试使用虚拟现实治疗一些心理上面的疾病。


虚拟现实特别容易创造一些环境。所以最常用的方法叫做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如果你在学术期刊的网站上去搜索的话,这个词现在出现的概率是最多的。

它是一种直接能够治疗恐惧症的方法。这些恐惧症有很多都来源于对一些具体的场景或者对于具体的物体的恐惧和刺激。


用虚拟现实我们可以非常好的创造这样的环境。


首先成本节约了,因为制造了这个环境只需要通过软件。


另外安全性增加了,如我们在进行某些暴露的的时候。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有蜘蛛恐惧症,那我让蜘蛛和他进行亲密的接触。实际上在不可控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意外。


这个典型的应用,用的最多的是恐高症的治疗。




在虚拟现实里面,最有名的一个体验,叫虚拟坑,什么叫虚拟坑?现在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相信今年和明年大家在很多游戏的体验店里会玩到这种类似虚拟坑的游戏。


一个很小的独木桥,当你戴上头盔以后,你会发现你目前出现一个木板,木板两边是深渊。然后你缓步的走到这个木板,中间的时候可能是木板断掉,或者是木板突然消失了。然后你掉到这个坑里面,这是在虚拟现实非常有名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叫做虚拟坑


这种虚拟坑实际上就是一种对高度的感知,因为我们头盔本身有立体的视觉。所以它可以感知坑的深度,同时像这种系统里面,我们会增加头部的跟踪和肢体的跟踪,我们会允许用户在一定范围里行走。


人本身肢体的感觉非常真实,当他猛的发现,他下坠的时候,当然这个下坠只有视觉,他也会非常相信这些内容。有很多的人在下坠的那一瞬间,会做一个下意识的动作跪下来,或者是趴下来,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反应。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构造出一个非常安全的高度,用这种方式可以逐渐的控制做一些恐高症的治疗。


另外一种用的比较多的是飞行恐惧症,尤其是对一些特定场景进行缓解。有很多人对坐飞机这件事情有恐惧。以前的办法是真的做一节机舱,然后让大家慢慢去适应机舱的环境。


用虚拟现实的方式,我们可以非常好的构造出各种各样的机舱,甚至在机舱里面发生一些特殊的情况。


比如说你可以构建出一个很多空旷的机舱,只有你一个人去坐飞机,你也可以构建出一个满员的情况,所有的人挤在你周围,然后你被压缩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面。你不得不长时间的和这些人处在一个空间里面,这些通过虚拟现实我们都是可以比较容易的制作出来的。


下面这个例子非常有趣,它其实超过了虚拟现实,它使用的是增强现实的方式,是治疗蜘蛛恐惧症。


我不知道蜘蛛恐惧症大家在国内有没有接触过,因为我在澳洲待过一段时间。我个人觉得如果你在澳洲有蜘蛛恐惧症的话,你是完全活不下去的。


我每周都会在我们的客厅里面看到不同种类的蜘蛛,以至于到了后来我们开始养蜘蛛。因为它们实在太经常出现,而且有一些蜘蛛恐怖到什么程度。有一个女孩曾经遇到过一只蜘蛛,她顺手把它拍死了。然后那一只蜘蛛变成三四千只小蜘蛛,跑开了。所以我相信在那个环境里面,如果你有蜘蛛恐惧症是绝对活不下去的。所以这种病症就必须要进行治疗。





像这个研究,我们会看到这是一个女性的患者,她戴上头盔式显示器。


第一张图是她戴上头盔,第二张图我们看到她在一个桌子上去摸索,在她的手上和面前有黑色的方框,这是用来跟踪的两个标志点。


这两个标志点能够帮助计算机系统知道你的位置,能够准确定位位置。


第三、四张图是用户看到的画面,我们会看到本身在不存在蜘蛛的桌子上面,爬出了很多的蜘蛛。这些蜘蛛最开始的时候,不会走到你周围。你把手放在那儿,它不会对你的手有什么反应。


但是如果进入到治疗的后期,这个蜘蛛会慢慢的爬到你的手上,甚至在你手上爬来爬去。


但是这个还不算完,到了后期你适应了视觉的感觉以后,你觉得有一个蜘蛛的图象在我的手上爬来爬也没有什么。再之后会有一个机械的小蜘蛛,这个机械的小蜘蛛会和你的系统配合在一起。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你开始前面做实验,这是虚拟蜘蛛,我去摸这个蜘蛛也不怕。


但是到某一天开始,当你去摸一下的时候,会真的摸到蜘蛛。那个蜘蛛本身可能是一个蜘蛛玩具或者类似的东西,而且你在视觉里面会看到,他会越来越逼近,和真的蜘蛛进行互动,从而慢慢的让你完成暴露治疗整个的治疗。


(VRET还可以应用于治疗PTSD,社交障碍症、饮食障碍症与肥胖、物质滥用障碍、躯体与分离障碍


未来展望


从未来发展的这个方向上,实际上我们认为:1是线上心理治疗,2是从实验阶段转到实际应用。


线上的心理治疗,其实包括很多种。第一种线上的心理治疗是什么呢?


我们现在做心理治疗的时候,人是一定要来到我们周围的,大家必须要面对面,这是我们所有咨询的基础。


相信没有一个老师会说,我完全通过电话一定能把他治好,更多的大家都是需要面对面的方式来做。


在未来,可能会短到一年到两年,这取决于资本的介入,以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参与。也许两年之后我们可以做到大多数的被试可以在家里面或者是他所在的城市的数据中心,他戴上头盔以后,他可以和全国城市最好的咨询师面对面的进行交流。


我们现在的VR是真正面对面的交流,而不是我们对着屏幕远程。


他可以两个人一起进入到一个虚拟的空间去,那个虚拟的空间也是一个安全的小屋子,也有沙发。也可以让用户感觉他就坐在沙发上,他可以让你感觉到那个咨询师就在你面前,坐在你对面,两边都可以说话。而且你也可以观察到他的面部表情,你也看到他肢体动作,你也看到他真实的说话。


我们认为现在技术已经成熟了,两年之内可以做到行业的一些应用。除了这些以外,某些自愈型的场景我们也可以去尝试。比如我们想让某些人沉浸在某些环境里面,可以帮助他放松,或者帮助他治疗的话,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在线的应用,这样的话在家里通过头盔,就可以进入到这个场景。

这个时候,咨询师你的形象出现,你可以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他在虚拟的世界里面进行探索,进行发现,然后让他自己帮助自己来进行一些治疗,这都是短期的未来我们可以做的一些应用。


另外我刚才介绍的很多实验阶段,可能用到的一些治疗的手段。后面都可以把它逐渐变成真正可以大量用户来做的实际应用。刚才我们介绍的所有内容都是将虚拟现实用于心理治疗,但是心理治疗的一个前提是,他基本上是一个患者,不能说叫来访者,他已经是患者。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更多的还没有心理问题严重到是一种病,需要去治疗。他可能更多的是一些心理问题,也许就是一些一般的心理问题,或者我们叫严重的心理问题,只需要用言语舒缓的这些用户。


我们怎么办?实际上我们也在做的一些研究,在做所谓的心理舒缓。你去查专业的词,可能心理舒缓不是解释。只不过我们通过一些定期长期的一些引导,让他逐渐去释放压力。比如说每天承受的压力很大,我们后面的服务可能是你每天可以在我的系统里面待半个小时。


这半个小时我可以带你在竹林中漫步,或者带你在海边静坐冥想30分钟,或者我带你到宇宙当中去看着所有的星系演变,然后又演化成新的星系,然后通过这些不同的情景放松你的心情,而不是直接用于治疗,用来放松。


这一块是未来最大的一些应用,但是这些应用其实到目前来说技术已经是非常成熟的。


但是如何使用这些技术?这是我们VR领域不清楚的。


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放松,但是到底是竹林让他放松,还是大海让他放松。如果在竹林里面,是一个静静的竹林,还是有小鸟在那里讲,作为一种共鸣。如何跟他去沟通,有没有引导语去引导他,这些东西做VR的人是不清楚的。我们从做VR的角度来讲,特别是希望做心理学研究的,包括做心理咨询长期有经验的老师,能够跟我们一起合作,去逐渐开发出这些针对公众舒缓的一些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