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宋弘曾经说过:“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源于当时回绝东汉皇帝赐婚的一句名言,只是古往今来,如宋公这般坚守的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只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于一般学子官员尚且如此难以坚守,但是有一个人,从平民百姓直到登上九五至尊,面对重臣逼迫,却始终坚守自己,坚决不负自己的平民妻子。 他就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汉宣帝刘询,又名刘病已。 刘病已出生没多久,就赶上巫蛊之乱,太子刘据几乎满门被牵连,刘病已虽然幸存下来,却被送往监狱。襁褓中的婴儿尚不知世事,就已经历经重重磨难。 廷尉监丙吉心知太子刘据是被冤枉的,无奈人微言轻,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收拾出较为明亮干净的牢房,命善良忠厚的女囚胡组和郭征卿照顾皇长孙。 后来丙吉趁大汉武帝赦天下时,把皇长孙送出了监狱,送到其外家史家,史家的人见皇长孙作为天皇贵胄,却在襁褓中就遭此磨难,心中亦是十分难受,遂答应好好照顾皇长孙。想到皇长孙命途多舛的命运,他们给他起了一个民间的糙名字刘病已(民间相传名字起的贱一些人才好养活)。 后来汉武帝驾崩之前,留下两道遗诏,一道是立幼子刘弗陵为帝,另一道是将刘病已养于液庭,承认了刘病已的皇室地位。 液庭令张贺曾经是太子刘据的家臣,怀念刘据的恩情,因此对刘病已多加照顾,私下拿出自己的俸禄供他读书。待刘病已年长,又帮他向传言有大富贵的许广汉之女许平君提亲。
后来,汉昭帝刘弗陵因病逝后,国不可一日无君,霍光就拥立了当时的昌邑王刘贺为皇帝,但是刘贺德行有亏,只在皇位上做了27天又被拉了下来。正当霍光为了立帝之事一筹莫展之时,有人向他推荐了汉武帝的曾孙,在民间长大的刘病已。霍光一想,对啊,这是汉武帝曾孙,也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于是刘病已被迎回宫中立为皇帝,为避嫌改名为刘询,被尊为汉宣帝。霍光作为汉武帝临终之时选定的顾命大臣,手握大权,可以决定一个皇帝的废立。于是,在霍光提出还权于汉宣帝时,根基未稳的刘病已拒绝了,表示相信霍大将军的能力和忠心。应该说,霍光对此是很满意的,扶持了一个听话的皇帝。但是他还需要更加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遂明里暗里的提示汉宣帝立他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朝中大臣知晓霍光的心思,也纷纷上书立霍成君为后。只是,霍光没有想到的是,他觉得胜券在握掌控在手心的汉宣帝,这一次没有依从他的话。 当时许平君和刘病已已经育有一子,刘病已称帝后,许平君也被接入宫中封为婕妤。面对霍光的步步紧逼,汉宣帝却并不想妥协。但是他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敢与霍光公然对抗,于是他想了一个委婉的方法。 汉宣帝下了一条诏令,说:“在我贫困之时有一把好剑,我非常喜欢它,后不慎遗失,众位爱卿谁能帮我找回它呢?”寻找故剑?聪明的大臣立刻品出了其中的意味,这哪里是找剑呢?分明就是借剑表明心意,连一把旧剑都恋恋不忘,何况是和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了解汉宣帝意思的大臣,纷纷上书立许平君为皇后。这就是著名的“故剑情深”的故事。 霍光一心想捧女儿为皇后,无奈汉宣帝不买账,只好作罢。但是霍光的夫人霍显却十分不忿,趁着许平君再度剩下一个女儿,坐月子之际,指使医女在许平君的药里下了毒药,把尚在坐月子的许平君给毒死了。 汉宣帝十分悲痛与愤怒,但是他也知道,根基尚不稳的自己根本做不了什么。于是他不再反抗,迎娶霍光的女儿霍成君,立其为皇后。霍皇后娇纵挥霍,和许皇后在世之时的勤俭节约完全不同,汉宣帝心中不喜,但在表面上完全没有露出来。 直到霍光去世,显赫一时的霍家在朝中再也无人可倚仗,已掌握实权的汉宣帝开始了清算。感觉岌岌可危的霍家发动了政变,事败后族灭,没多久,因毒害太子(刘病已和许平君的儿子),汉宣帝废掉了霍成君的皇后之位。深感无望的霍成君,最后也选择了自尽。荣极一时的霍府至此覆灭,汉宣帝终于为自己的妻子报了仇。 自古以来,多的是于富贵之时抛弃糟糠之妻的高管达贵,但是汉宣帝却在荣登大位之时,依旧不忘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力排众议立她为后。故剑情深我们看起来很美,但是故事背后的威胁,权势我们都看不到,当时根基未稳的汉宣帝都一力把它承担了下来,只为了给自己妻子一个交代。许平君虽然短命,但是相比于陈阿娇,卫子夫等人,她却是真的幸福很多。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小D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