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釉瓷:最是喜庆中国红

 老骆驼4753 2017-06-22


红色,一种最能代表中国的华夏颜色;陶瓷,一项在英文中与中国同名的伟大发明。二者相遇,便有了红釉瓷的诞生。这种充满吉祥寓意的器物,既有民间的热闹,亦有皇家的气派,一经问世,便得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喜爱。在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鞭炮遍地响的正月,在吃穿用度的一切都可着劲儿而地“红”起来的时节,赏玩红釉瓷真是再应景不过了。



红釉瓷,是一种单色釉,古玩行也称“一道釉”,是在胎外施单一颜色釉彩的瓷器。这种瓷有高温釉和低温釉两种,高温釉是在生胎上施釉后经1200℃以上高温一次烧成;低温釉是在熟胚上施釉后复烧而成。红釉瓷也就有高温红釉瓷和低温红釉瓷之分,前者以铜为呈色剂,后者以铁、金等为呈色剂。



宋代  红釉双耳三足炉


一般人认为,中国瓷器以青蓝白诸色闻名,红色为主色调的瓷器并不多见。事实上,鲜艳亮丽的红色,一直是古代陶瓷匠人梦寐以求的色彩。但匠人们上下求索,直到元末才制作出这求而不得的红釉瓷。陶瓷学界也常以元为一道分水岭,元以前胎装饰主要是装饰手法,而元以后的主要装饰手法是釉装饰。在元、明、清时期,釉装饰得到极大发展,达到历史的顶峰。大名鼎鼎的红釉瓷就是创于元代而成熟于明代,继续发展于清代。

人们常说,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在品种繁多、百花争艳的单色釉瓷中,高温红釉瓷的烧制难度最大。它难就难在以铜为呈色剂,而铜的呈色不仅与铜的含量和釉的成分有关,对窑内温度、气氛变化和窑外天气也十分敏感,如果温度和烧制气氛掌握不好,铜就会发黑、变绿,甚至产生“烧飞”现象无法显色。即使用同一配方,在同样的条件下烧制,只因摆放的位置不同,器物的色调也不同。


元  红釉暗刻双凤牡丹梅瓶


 正因为高温“铜红”釉如此难以“出彩”,唐宋两代在国力鼎盛时期也烧制不出呈色纯正的红釉瓷。虽然唐代的长沙窑就开始使用氧化铜作为着色剂,但瓷制品仅仅出现少量的铜红彩,且红中带黄;而到了到宋代钧窑,虽然初步掌握了铜红釉的烧造技术,但在釉面上也仅出现了红斑或紫红斑,且红中泛紫或泛青。直到元代,聪明的陶瓷艺人创烧出著名的釉里红瓷器,并在此基础上经无数次摸索、试验,终于烧制出高温“铜红”釉瓷器。因为是初创,难免会有瑕疵,所以完美的成品极少,且釉色尚不够纯正,器型有:碗、盘、小执壶、高足杯、俑等器物。目前元红釉瓷器的传世品在全世界仅十件左右。

 真正釉色纯正,鲜红艳丽的“铜红”釉瓷器出现在明初永乐、宣德时期,学术界一般称永乐时期的红釉为鲜红釉,称宣德时期的红釉为祭红釉,无论鲜红釉还是祭红釉,都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之作。


明永乐  红釉高足杯


 称顶级之作,还在于其烧造难度,从瓷谚“千窑难烧一器”和“祭红”的得名典故可窥得一二。相传,明永宣时,因“红釉器”十分难烧,屡屡试验都没有成功,时间一天天逼近,眼看无法完成官府下达的指令,这在当时依律连同监工及所有窑工都要被处死。在这危急关头,窑工工头之女纵身跃入窑中活祭窑神,这种舍身救大家的精神终于感动上苍,从而烧出“祭红”瓷器。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话,“祭红”真是一个充满血腥和悲壮的名词。

 由于“铜红”釉瓷器的烧制技术不易掌握,因此器型少,产量低,这种高难度的颜色“红釉器”也就显得异常名贵了。不仅是后世难得一见的极品,在当时也已万分珍贵,其价格已同宋代官窑相仿。而永乐鲜红釉又在宣德祭红釉之上,正如明人王世懋所说的:“我朝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当时还有“永器鲜红最贵”之说。

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同样持此说:“永乐鲜红釉最负盛名,声誉远在元明诸多红釉之上。红釉瓷在元代已有烧造,至永乐时,景德镇已能熟练掌握铜红釉的呈色技术,完全改变前时红釉的泛黑色调。此时的红釉器,多数釉面均匀,莹润透亮,鲜艳如初凝的鸡血,无疑是火候恰到好处的验证。”



永乐鲜红釉声誉远播,恰在其胎薄色艳。简单来说,胎骨致密,体轻而薄,而红釉莹润透亮,呈色最好的如初凝鸡血,又名“宝石红”。这红色如此美丽,以至于窑工们,不惜要将内外均施红釉。还有的窑工,别出心裁,反向为之,不在外施而在内施红釉,独具一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有年款的永乐红釉高足碗,内壁为白釉,外壁为红釉,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此碗釉色鲜红,亮丽匀净。稍后的宣德红釉瓷,在胎体上比永乐器厚,釉面也就无晶莹感,但匀称更似桔皮纹。因色调厚重,呈色较永乐红釉暗些,但多了庄严肃穆。


明代  霁红釉高足碗


 永乐、宣德红釉瓷之所以如此鲜艳亮丽,宝光四溢,据记载是因为“以西红宝石为末入釉”,“用红铜条、紫英石合成”。清乾隆唐衡铨《唐氏肆考》记载:“宣(德)窑造祭红红鱼靶杯,以西红宝石为末入釉,鱼形自骨内烧出,凸起宝光,汁水莹厚。……几与官汝窑敌。”料想,鲜明莹润的红宝石在釉色之中,闪亮出宝光之气,那种美真不可方物。

只不过,宣德以后,这种技法在成化、正德年间虽有烧制,但成功率甚低,且成品的颜色不可与永宣器同日而语。鲜红器的技术自此更是江河日下,到了嘉靖,因用于烧制高温“铜红”釉的紫英石料已断绝用完,几乎烧成暗红中带黑,皇帝不得不下令停止烧制鲜红器,改用矾红器、低温铁红器代替。矾红以铁为呈色剂,故又称“铁红”。明代矾红器多以刷抹方式涂于白釉上,可见刷丝痕,又称“抹红”。从此以后,高温“铜红”釉中断了多年。

时间悄悄溜走了一百多年后,康乾盛世——中国陶瓷史的又一个高峰期到来了!在康熙皇帝的直接干预下,江西巡抚郎延拯亲自督办,不知经过多少次的失败,红釉器终于复活!郎君功不可没,人们为了纪念,将他督办的红油器称为“郎窑红”。郎窑红釉层厚润,红艳奔放,有玻璃光泽,见开片和牛毛纹,又称“牛血红”。


明嘉靖  矾红釉描金孔雀花石纹执壶


“郎窑红”虽然也是瓷器珍品,但与明代宣德鲜红器却不能相提并论,正如清代名人许之衡所著《引流斋说瓷》评说的“宣德祭红则为红釉之极轨”。宣德红釉器呈色均匀自然,庄重肃穆,鲜明温润,釉层晶莹,真正体现红宝石的韵味。而“郎窑红”的呈色不大均匀,色浅的太明亮,红色漂浮;色深的太暗,红色死气沉沉且带给人一种带黑的感觉。当然,“郎窑红”毕竟是“铜红”釉瓷器的一种,“铜红”釉瓷器的烧制难度很大,以至今日景德镇还流传一句顺口溜:“要穷,烧郎红”,可见“郎窑红”还是很难得的。

  除了郎窑红,清代高温“铜红”釉还有豇豆红、霁红。豇豆红呈色如煮熟的红豇豆皮,有粉质感。因其色调淡雅宜人,以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造型轻灵秀美而得名。 


清雍正  祭红釉玉壶春瓶


因烧成温度条件有差别,呈色有几种,明艳正红的叫“大红袍”、浅淡粉红的称“豇豆红”、鲜嫩娇艳的称“美人醉”。单听名字就够美了。霁红是仿明宣德祭红釉的产品,深沉红艳,釉面不流不裂,见桔皮纹。清代也有低温红釉,一种是以铁为呈色剂的珊瑚红,另一种是以金为呈色剂的胭脂红。珊瑚红即明代的矾红,因烧成温度较明朝高,红中带黄如红珊瑚。胭脂红有浓淡两种,浓的称“胭脂紫”,淡的称“胭脂水”。

       


明代永宣时期的高温红釉瓷器之所以登峰造极,与元代打下的基础有关,与独有的釉料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明代开创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


明正德  珊瑚红釉渣斗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辈子与红色有缘,红色就是他的幸运色。他年轻时参加元末红巾军起义,发迹于南方的应天府(今南京),建国后定国号为大明,这些都和红色的意义有关。在他看来,朱姓属火,火的代表色为红色,火代表的方位为南方,他的成功与南方、红色、火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正如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所说,朱明王朝“是起于南方的,和以前各朝从北方起事平定南方恰好相反。拿阴阳五行之说来推论,南方为火,为阳,神是祝融,颜色为赤。”所以,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廷制定了“服色所尚,以赤为宜”的准则。由此可以看出朱家王朝以“红色”在为贵。

因元末景德镇陶瓷艺人已创烧出高温红釉瓷,朱元璋认为这是明朝兴盛的征兆,所以下令继续烧造元代延续下来的红釉瓷器,包括釉里红瓷和红釉瓷等。经过数十年的努力,高温红釉瓷终于取得辉煌的成果,也成为明朝的象征。红釉瓷在明朝的兴衰与明朝的国运似乎也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在国力最强盛的永宣时期红釉瓷的生产也达到高峰,明朝国力衰弱时红釉瓷的生产便走下坡路,而到明末时高温红釉瓷的烧制技术也莫名其妙地失传了。


清康熙  御窑豇豆红釉太白尊


 另外,往深层次里说,红色,有其自身的颜色之魅,热情,活力,张扬,更有着与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祥和、吉庆、喜乐相契合的东方审美。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也由来已久,上古时期,古人把陶土加热后得到红色,随后大量应用到壁画、房屋与器物的装饰上,以此表达喜庆的心情。凡有喜庆日子,古人都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插红花,结婚、过年则更少不了红。除了吉祥的寓意,古人还认为,红色有很多实用功能,比如红色可以辟邪,所以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在家中摆放红色的物件;再比如代表权力,古代官印多以红色为印记。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吉祥含义之丰富是没有哪一种颜色比得上的。

岁月苍茫,世事流转,红釉瓷历经兴衰流传下来的整器越来越少,但寄予在那一抹中国红里的愿景却历久弥新。在迎来送往的尘世里,在推杯换盏的人情中,以喜乐、祥和、美丽的心情待人待己,便能在热闹的人间里,又得一份天地的悠远。


《艺术品鉴》2017年1*意趣*栏目

(版权所有  如若转载  请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